行业技术演进与市场基础 - 中国互联网过去10年的技术和数据积累为前沿科技公司探索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空间智能、大模型和游戏等领域奠定了基础[1] - 英伟达等硬件公司从10年前在硅谷受到鄙视转变为10年后AI时代万众瞩目的主流公司[4] - 中国互联网的大量用户和积累成为AI时代数据的巨大燃料,OpenAI等公司基于互联网大量开放数据建立[4] - 机器人行业技术实现飞跃,从2015年机器狗需用钢丝绳吊起发展到2018年无需辅助站立,再到目前行业应用路径基本打通,业务得以扩展[5] - 2016年世界最大PC游戏分发平台上简体中文用户比例达32%33%,中国潜在PC游戏用户数量世界领先,同年中国票房最高电影为中国团队拍摄的中国题材电影[5] - 中国已是全世界游戏用户数最多、市场规模最大的游戏市场,去年全世界最赚钱的10款游戏中有4款由中国团队开发,另有3款由中国公司投资或参与研发[6]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发展 - 具身智能领域近半年或一年已有许多科幻场景变为现实,未来几年将加速走进现实,该领域相比核聚变、上火星等更接近实现梦想[6] - 宇树科技创始人构想明后年具身智能带来的惊喜将比今年更多[1][6] - 机器人领域当前面临模型结构和数据规模不足的问题,因各厂家机器人不同导致数据采集不一,摄像头安装位置等尚无全球共识,具身智能模型结构、数据产生与训练等均处探索阶段[7] - 对具身智能或机器人领域的通用模型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AGI(通用人工智能)[7] 人工智能(AI)的长期影响 - AI今天带来的机遇更多,长期看风险可能更大,35年内AI无法单独完成工作,510年内将开始取代部分人的工作,1020年内将取代市场上绝大多数工作,社会秩序将经历挑战[7] - 此轮AI革命与历史上工业革命有非常大不同,以往发明工具但人仍是智慧主体,而AI革命中AI可能变得比人类更聪明,旧工作被取代后新工作或许不会产生,人将从工作中被彻底解放[7] - 要让AI具备稳定的可泛化学习算法并建立与真实世界更多链接,AI目前的很多问题在10到20年后都能被解决[7] 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展望 - 人类目前医疗花销中约36%与大脑相关,但脑疾病如阿兹海默症、自闭症、失眠等尚无药物可以根治,目前80岁以上人群约30%~40%有不同程度阿兹海默症[8] - 脑机接口被认为是有可能根治这些脑疾病的技术,但面临数据采集和数据解析的主要挑战[8] - 从较近期进展看,强脑科技团队在筹备体重管理产品,希望通过神经调控来调节用户饥饿感,有望2027年推出[8]
“六小龙”乌镇对话:从英伟达“冷板凳”到《黑神话》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