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SK深化“医防协同”实践:如何实现慢病管理与带疱预防的“双向奔赴”?

进博会展示与产品更新 - 公司在第八届进博会以“合力超越,创健未来”为主题参展,首次全新呈现“防治结合、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解决方案布局[1] - 旗下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是国内首个该类型疫苗,于今年10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扩展适应症,新增用于18岁及以上因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导致带状疱疹风险增加的成人[1][3] - 该疫苗是目前中国药监局批准的首个且唯一针对该高风险人群的带状疱疹疫苗[1] - 公司疫苗业务重点展示两大升级:在公众科普层面推动“多病联防”理念,在生态建设层面响应国家“医防融合”政策[1] 产品临床价值与市场表现 - 欣安立适于2019年5月首次在华获批用于50岁及以上成人,填补了中国带状疱疹预防领域空白[3] - 尽管存在“疫苗犹豫”现象,公司带状疱疹疫苗业务仍实现稳健增长[4] - 临床数据显示,该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为50岁及以上糖尿病患者提供91.2%的保护效力,为同年龄段心血管相关疾病患者提供91.2%至97.0%的保护效力,且持久保护时间至少达11年[11] 市场机遇与规模潜力 - 中国成人疫苗市场是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赛道之一,受人口结构变化、政策支持和健康意识提升驱动[9] - 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56.3亿元,2031年将突破百亿元大关[9] - 中国有超5亿慢病患者群体,若能实现5%至10%的接种率,对应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亿甚至千亿级别[9] - 截至2025年中国慢性病患病率将达35%至45%,管理人群规模约5至6亿,2024年国内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已突破6万亿元[9] 疾病认知与接种现状 -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该病毒[3] - 带状疱疹并非得一次就终身免疫,全球范围内复发率约为1%至10%[3] - 慢性病患者是带状疱疹重点高风险群体,心血管疾病患者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39%,糖尿病患者风险比一般人高60%[3] - 患者发病后1周内心梗风险增加68%,1个月内中风风险增加78%[3] - 中国带状疱疹疾病知晓率高达80%至90%,疫苗知晓率为60%至80%,但全国平均接种率仅为1%至2%[5] 提升可及性的策略与进展 - 公司通过推动“疫苗处方”落地提升接种转化率,经医生推荐后患者接种转化率是未经咨询者的六倍[5] - 试行“疫苗处方”的机构数量从去年进博会时的三四百家增长至三千余家,增幅达六倍[5] - “疫苗处方”已在上海、广东、湖北、浙江、山东、重庆等多个省份启动试点,部分试点地区临床医生可为慢性病患者开具“常规治疗处方+疫苗健康处方”的双处方[5] 成人疫苗生态体系建设 - 公司推进成人疫苗立体化管理体系“三步走”战略:1.0版本为三角形模式,重点筑牢基层服务闭环;2.0版本为三角锥模式,强化区域政策协同;3.0版本为三棱柱模型,实现多体系深度融合[6] - 公司创新提出“三高一疹”理念,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管理与带状疱疹疫苗预防相结合[7] - 在广州越秀区等社区医院试点中,“三高一疹”理念通过将疫苗咨询纳入慢病管理“加一服务包”形式落地,在患者满意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客流与收入、医生职业价值感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7] 研发管线与未来布局 - 公司长期深耕佐剂技术研发,其创新佐剂系统能激发更强免疫应答并减少每剂所需抗原量[10] - 研发管线中有超20款候选疫苗处于研发或注册阶段,覆盖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多个关键领域[11] - 全球首款获批且在中国首个开展三期临床的RSV疫苗主要面向60岁及以上成人,尤其针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11] - 未来公司将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领域向慢阻肺等更多关键慢病领域延伸,并延续在肝病防治领域的投入[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