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特斯拉特斯拉(US:TSLA) 36氪·2025-11-09 13:19

薪酬方案批准与结构 - 特斯拉股东大会上,超过75%的股东投票赞成马斯克的薪酬方案[1] - 薪酬方案总价值达1万亿美元,其目标分为市值目标和运营目标两大类[3] - 方案包含12个节点(市值与运营目标各完成一个视为一个节点),每达成一个节点授予一部分等值股票[3] - 目前特斯拉市值约为1.5万亿美元,前期市值每增加5000亿美元为一个节点,最后两个节点市值增幅要求提升至1万亿美元[6] - 若所有目标达成,特斯拉市值将达到8.5万亿美元,马斯克将获得4.237亿股特斯拉股票,加上其原有13%的股份,总持股比例将达25%[8] 运营目标详情 - 运营目标包括累计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FSD活跃订阅用户达1000万、人形机器人Optimus投入商业运营、100万辆Robotaxi投入商业运营,以及调整后EBITDA达到特定水平(从500亿美元至4000亿美元不等)[4][6][7] - 运营目标的达成顺序是非线性的,任意目标先完成即可[7] - 调整后EBITDA达到4000亿美元的目标被描述为极具挑战性,相当于苹果公司当前水平的4倍[8] 公司近期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33.67万辆,同比下降13%;营业收入193亿美元,同比下降9.23%;归母净利润4.09亿美元,同比下降65.07%;汽车毛利率为12.50%[12] - 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38.4万辆,同比下降13.5%;营业收入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2%;归母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20.70%;汽车毛利率为15%[12] - 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量49.7万辆,同比增长7.4%;营业收入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1.57%;归母净利润13.73亿美元,同比下降36.64%;汽车毛利率为15.40%[12] - 2024年全年交付量179万辆,同比下降1.1%;营业收入976.9亿美元,同比增长0.95%;归母净利润71.3亿美元,同比下降52.46%;汽车毛利率为13.60%[12] 业务挑战与竞争环境 - 公司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多年未进行重大更新,传闻中的廉价车型Model 2/Q尚未有明确消息[13] - 面临来自中国车企以及通用、福特、现代等外国品牌的竞争压力[13] - Cybertruck和Semi等车型受众面较窄,主要在美国市场应用,难以支撑规模增长[13] - 仅依靠汽车销售业务增长面临瓶颈,公司需寻找新的增长点[15] 战略转型与未来规划 - 公司宣布从汽车制造商向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核心的科技公司转型[15] - 计划到2026年底将年产量提高至260-270万辆,2027年达到400万辆,2028年达到500万辆,相较于去年约170万辆的产销量有显著提升[17] - Roadster 2车型预计在明年4月1日亮相,并计划在12-18个月后开始生产[17] FSD与自动驾驶进展 - FSD 14.1版本据信具备了语言理解能力,可在无GPS信号的地下车库根据文字标识导航[19][20] - FSD展示了在特定场景如麦当劳“得来速”通道的精准操作能力,并可能具备声音识别能力[21][22] - 马斯克宣称FSD 14.3版本将能让用户在驾驶途中睡觉,预计FSD明年2-3月在中国获得完全批准[23][24] - FSD收入目前仅占公司销售收入的约1%,其买断制或订阅制的商业模式仍有待市场验证[25] Robotaxi与人形机器人 - CyberCab已在流水线上生产,预计明年4月开始量产,因其制造系统更接近消费电子设备,目标生产节拍可达10秒/辆[28] - 人形机器人Optimus被视为未来增长关键,若年产量达到100万台,目标成本可降至2万美元/台[33] - 与竞争对手产品相比,Optimus的具体应用场景尚未明确,有待明年V3版本发布后观察[34] 供应链与芯片规划 - 为解决潜在芯片供应瓶颈,公司可能考虑与英特尔合作或自建晶圆厂,目标月产能达10万片晶圆[36] - 公司自研的AI5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但目前良品率为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