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流动性分析框架 - 构建了“3×3美元流动性分析矩阵”,通过联邦基金市场、回购市场、离岸美元市场三大核心市场,结合规模、价格、政策三类指标,系统监测美元流动性变化 [1] - 规模指标可为流动性变化提供趋势性前瞻指引,价格指标即时反映流动性压力但易受市场噪音干扰,政策工具持续性大规模使用则往往反映流动性“压力” [6] 联邦基金市场分析 - 联邦基金市场是美元体系流动性的基石,在充裕准备金框架下重点跟踪数量指标的变动 [8] - 准备金总量直接反映银行体系基础流动性,其变动受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QE/QT)和负债结构(TGA账户收支、RRP工具使用)影响 [1][11] - 截至2025年9月,准备金总量为3.2万亿美元,占银行总资产12.9%,仍处于充裕区间,联邦基金利率稳定在政策区间内 [1][13] - 贴现窗口作为辅助指标,因“污名化效应”日常使用克制,仅在危机时大规模动用 [1][17] 回购市场分析 - 回购市场是美元流动性的重要枢纽,重点关注SOFR价格变动、一级交易商做市能力及政策工具使用 [2] - 价格维度,SOFR与ON RRP的利差扩大预示流动性收紧,2025年9月利差中枢升至16BP,显示市场边际收紧 [2][20] - 规模维度,一级交易商国债逆回购规模与准备金比值升至0.88,反映压力积聚但未达危机水平 [2][20] - 政策层面,常备回购便利(SRF)作为“利率天花板”,2025年6月使用量达1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凸显时点性流动性脆弱性 [2][22] 离岸美元市场分析 - 离岸美元市场呈现“债券化、衍生品化”特征,2024年末离岸美元债券余额较2007年末增长213.8%,为离岸美元贷款规模的1.28倍 [27] - 货币互换基差是核心观测指标,基差绝对值越大表明离岸美元越稀缺,2025年基差趋势性收窄显示离岸流动性充裕 [2][31][33] - 央行货币互换针对发达经济体央行应对系统性美元短缺,FIMA回购便利覆盖更广主体,两类工具大规模动用通常标志流动性危机 [2][35][37] 当前流动性状况与展望 - 当前美元流动性整体充裕,但结构性压力持续积聚,美联储缩表与财政部大规模发债叠加,预计9月准备金将跌破3万亿美元 [3] - 货币金字塔结构性扭曲加剧,基础货币收缩与影子银行信用扩张形成矛盾,放大市场脆弱性 [3] - 非极端情形下爆发全面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较低,美联储已构建完善工具体系可精准覆盖不同市场层级的流动性需求 [3][6]
美元流动性的三维度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