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财长贝森特:我坚信美国有能力在两年内找到中国稀土的平替

美国财长关于稀土供应的言论分析 - 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美国能在未来12到24个月内找到替代中国稀土资源的供应方案 [1] 稀土产业的壁垒与现状 - 稀土产业的真正壁垒在于分离和提纯环节,这是一个复杂且高门槛的化学和冶金过程,而非开采本身 [4] -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几乎垄断了全球稀土供应链中附加值最高的中后端环节,尤其是在高纯度重稀土的分离技术方面拥有绝对优势 [4] - 在西方国家开发一个新矿,从勘探到投产的周期通常需要8到10年甚至更久,两年时间可能无法完成环境评估报告 [4] - 建造一座现代化的稀土分离冶炼厂需要数十亿美元投资和大量专业人才,是一个至少需要5年才能见效的长期工程 [4] 美国重建稀土产业面临的挑战 - 稀土分离过程会产生大量有毒酸性废水和放射性尾矿,美国重建产业将面临国内环保组织和高昂治理成本的巨大压力 [5] - 即便美国不计成本强行推进,其生产成本也将在短期内远高于中国,对消费电子、汽车和新能源等依赖稀土的行业构成成本压力 [5] 言论背后的战略意图 - 贝森特的言论被视为一种心理战术和认知作战,旨在管理市场预期并削弱中国稀土武器的威慑力,服务于中美贸易战的谈判策略 [7] - 该言论意在向中国决策层传递信号,即中国稀土反制手段的时效性有限,从而为美国在其他核心议题的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 [7] - 言论的另一目的是安抚美国国内市场和盟友,对冲因中国出口管制措施引发的供应链恐慌,防止资本出逃和产业动荡 [8] - 通过设定两年期限,美国政府向全球资本市场发出明确投资信号,鼓励资金投向美国本土及其盟友的稀土项目,以政策引导催熟替代供应链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