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拉餐饮外卖入局 “双11”从“囤货”转向“即享”

行业趋势转变 - 今年“双11”竞争焦点从传统电商的GMV和物流半径转向即时零售的“分钟级送达”,近场电商在供给、消费和生态上逐步重构 [1] - 本地生活服务与即时零售在“双11”期间从暗流变为明面交锋,平台加速在供应链、履约效率与用户体验之间寻找平衡 [1] - 电商行业正发生新变革,即时零售展现出比线上电商更强的活力,平台未来将在本地生活服务和即时零售上发力以拓展增长空间 [12][13] 平台策略与表现 - 美团闪购在“双11”首日24小时内,有近800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100%,上百个品牌官方旗舰店整体销量增长300% [11] - 美团联动近百万家线下门店,在3C家电、酒类、奶粉等品类均实现多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11] - 淘宝闪购“双11”期间接入首批37000个品牌40万家门店,有863个非餐品牌成交额相比“双11”前增长超100%,并推出主打“24小时营业、30分钟达”的淘宝便利店 [12] - 京东外卖联合餐饮品牌首次参与“双11”,其合作的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外卖上线首月增长13倍,立冬当日爆品开售8小时热销超650万份 [7] 餐饮外卖角色升级 - 餐饮商家从往年“双11”的“看客”转变为重要参与者,淘宝闪购上线“爆火好店”频道,呷哺呷哺、棒约翰等品牌推出限时秒杀活动 [5] - 截至11月5日,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已超过1亿,有19958个餐饮品牌的成交额相比“双11”前增长超100% [5] - 餐饮作为高频消费,其入局有助于电商平台提高单个客户的使用频率和支付金额 [7] 竞争核心与未来方向 - 平台竞争体现在速度、阵营、服务三大维度的硬核比拼,近场电商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12] - 平台策略转向运用“巧劲”,如美团盘活线下资源、京东外卖采用“爆品包销”、淘天整合“吃喝玩乐”资源增加用户触达 [13] - 近场电商市场的重构要求平台对供应链、仓储、配送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未来比拼核心是履约能力的稳定性与确定性、服务深度与消费体验的丰富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