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国产科幻剧最有用的AI,竟然是语言类大模型?
腾讯控股腾讯控股(HK:00700) 36氪·2025-11-10 19:51

行业核心观点 - 国产科幻剧自2023年《三体》成功播出后进入快速发展期,行业正从1.0时代迈向2.0时代 [1][3] - 2026年国内流媒体平台已储备17部科幻剧项目,占其发布的400+总项目的一部分,显示出平台对科幻品类的加码 [6][7] - 生成式AI和虚拟拍摄等技术正被积极探索应用于科幻剧制作流程,旨在解决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的行业痛点,但目前成效尚有限 [5][24][25] 科幻剧项目储备与趋势 - 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四大平台2026年科幻剧储备数量分别为8部、4部、4部、1部,共计17部 [6][7] - 项目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押宝硬科幻,多部作品改编自刘慈欣等知名作家的获奖IP;二是开发“科幻+”轻体量网剧进行试水,如融合无限流、热血群像等元素;三是有更多实力制片方如柠萌影视、恒星引力等新厂牌入局 [7][8][13][14] - 具体重点项目包括《三体·黑暗森林》、《球状闪电》(30集)、《梦之海》(12集)、《我们生活在南京》(12集)等 [7][8][11] AI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现状 - 行业实践表明,AI目前在科幻剧制作中作用有限,主要瓶颈在于生成内容的分辨率不足(仅720P-1080P,无法满足2K/4K成片要求)以及稳定性和准确性控制困难 [25][26][28] - 当前最有效的AI工具是语言大模型,其在项目前期充当“翻译官”,帮助主创将晦涩科学知识转译为影视语言,例如生成几十份科技报告来辅助科学顾问 [32][33][34] - AI应用主要集中在前期概念设定环节,如图生图提供概设参考、精绘图稿用于动态预演,腾讯视频AI工作室也为项目定制了拍摄预演等效率工具 [30][38] 流媒体平台的技术布局 - 各大流媒体平台重金投入AI和虚拟拍摄技术:爱奇艺推出了AI剧本工坊、影像工坊等工具;优酷算法平台研发图生3D技术及影视妆造大模型;腾讯视频设立了AI影视表达工作室并建有3000平米数字制作基地 [38][40][42] - 国内大型虚拟拍摄影棚数量已达10+,爱奇艺在横店、优酷在周庄、腾讯在深圳均建有虚拟影棚,应用于S+级项目 [38] - 行业预见生成式AI将推动影视行业进入下一个工业时代,个体化超级创作者借助AI生产的内容可能在半年内形成聚集效应,反向刺激专业制作团队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