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控制权变更 - 2024年12月,徐晰人通过其控制的新优势国际以1元价格收购方正商业管理持有的合成集团100%股权,从而间接控制北大医药,同时以3300万元对价接手方正系对合成集团及其下属公司享有的23.92亿元债权 [7] - 该1元收购方案引发市场负面反应,公告后5个交易日北大医药股价下挫约15% [7] - 徐晰人入主前背景神秘,公开信息显示其曾任渣打银行上海浦西支行浙江部主任,控制净资产大于1000万元的6家核心企业 [21] 管理层与人事变动 - 徐晰人入主后,北大医药董事会、监事会经历人事巨震,包括监事徐伟钰、董事任甄华、张勇、董事长齐子鑫先后辞职,董事毛润被直接罢免 [11] - 2024年6月24日,带领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并创利润历史最高水平的董事兼总裁袁平东辞职,其在公司任职近10年 [11] - 频繁的人事变动激化了员工不满情绪,基层员工对前任管理团队取得的业绩认可度高,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11%,普通员工年终奖达1.5万元 [11] 员工关系与福利问题 - 徐晰人入主后,合成集团取消员工节日福利和高温补贴,引发老员工不满情绪增长 [8] - 2025年下半年,公司以"专项岗前培训"为由对待岗员工进行"优化",未参加培训者被告知将"不予计发工资且有权解除劳动关系" [16] - 离退休人员补偿等福利未再兑现,导致近百名离退休人员围堵经营办公场所,公司公告称事态尚无解决迹象,今年3月以来有10多个劳动争议案件处于一审中 [12][17] 资产处置与资金疑点 - 内部人士指称徐晰人通过处置东渝水厂和长江制药厂资产转走资金,东渝水厂资产处置涉及数千万元回款,长江制药厂资产出售涉及四五千万元 [18][19] - 财新报道指合成集团账上一笔通过他人代持的股权资产被徐晰人暗中处置,资金流向不明,重庆长江制药厂原为北大医药重要股东(持股1.2%以上)但在2025年半年报和三季报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 [19] - 2025年10月17日,徐晰人在上海机场准备出境时被重庆警方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带走 [18] 业务经营影响 - 徐晰人入主后推进"去北大化",公司名称变更条款要求120天内完成但未如期推进 [32] - 北大医药子公司北医医药与第一大客户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于2025年5月到期后未续签,导致公司自2025年6月起至年末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占最近一期营收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占最近一期归母净利润28.99%)的风险 [33] - 去北大化影响已在2025年第三季度体现,当季营收2.74亿元,同比下降47.95%,归母净利润3568.67万元,同比下降18.04% [33] 历史遗留问题 - 合成集团存在员工安置历史旧账,2003年被方正收购前就存在债务与冗员问题,历经多次重组和工厂搬迁仍未解决 [14][16] - 寸滩厂区一块1000多亩工业土地变更为民用地后开发烂尾,其中500多亩土地至今未开发,相关土地补偿款未用于专项的地质灾害治理和职工房拆迁安置 [29][32] - 公司经历从西南合成制药厂到北大方正、中国平安及徐晰人实控的多次动荡,基层员工期望扎扎实实抓生产保障工作 [33]
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抓!1元入主后进行“人事大清洗”,“优化”待岗员工,内部人士:集团资产被其处置,巨额资金去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