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计划与战略目标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上市 [2] - 以2024年零售额计算,公司是中国第五大化妆品集团,也是前五名中唯一的国货集团 [2] - 新任总经理提出目标,计划在十年内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强 [3] 公司发展历程与品牌矩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最初定位大众美妆,聚焦三四线城市,走性价比路线设立专营店 [6] - 公司抓住线下渠道和电商市场机遇,进行数智化转型和品牌孵化,目前拥有主品牌“珀莱雅”以及彩妆品牌“彩棠”“原色波塔”、个护品牌“Off & Relax”、护肤品牌“悦芙媞”“科瑞肤”等多个品牌 [6] 收入结构与品牌依赖 - 主品牌“珀莱雅”营收占比常年维持高位,2022年收入52.64亿元,占总收入82.7% [7] - 主品牌占比此后有所下滑,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分别降至80.7%、79.7%和74.3%,但依赖度依然很高 [7] - 除主品牌和“彩棠”外,其他品牌贡献有限,截至2025年上半年,仅“Off & Relax”收入占比超5%,“悦芙媞”占3.1%,其余品牌合计占4.2% [8] 业绩增长放缓趋势 - 主品牌“珀莱雅”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同比增速为19.55%,不及上年同期的36.36%,2025年上半年收入39.78亿元,出现负增长 [7] - 彩妆品牌“彩棠”的高增未能延续,2023年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75.06%,2024年增速降至19.04%,收入为11.91亿元 [7] - 公司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7.78亿元,但营收同比增长21.04%,归母净利润增速约30%,均不及上年,打破了2020年后的连续增长态势 [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降至7.21%,远低于上年同期的37.9% [10]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7.36亿元,同比下滑11.63%,环比下滑42.18%,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跌23.64%,环比下跌44.35%,为公司A股上市后首次单季度业绩“双降” [11] - 受第三季度影响,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仅1.8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5% [13] 产品平均售价下滑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所有品类产品平均售价均出现下滑 [12] - 护肤类产品平均售价为62.42元/支,较上年同期的80.22元/支下滑22.19%,环比下滑17.54% [12] - 美容彩妆类产品平均售价84.16元/支,同比下滑10.99%,环比下滑7.2% [12] - 洗护类产品平均售价95.99元/支,同比下滑0.6%,环比下滑15.17% [12]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2024年9月,侯亚孟接替方玉友成为新任总经理,同期公司内部经历多条业务线人事震荡 [15] - 2024年至2025年期间,包括首席营销官、首席科学官、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在内的多位高管离职 [15] - 新任总经理组建了新团队,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6月期间引进了数位研发和数字化高管,多数拥有宝洁、欧莱雅、强生等外资巨头工作经验 [15] 国际化战略与海外布局 - 新管理团队的组建被认为旨在推动出海战略,目前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东南亚市场,主要通过Shopee、Lazada、TikTok Shop等线上平台销售 [16] - 2024年,公司来自中国香港及境外的收入约1.41亿元,仅占总营收的1.3%,海外布局仍处于探索阶段 [16] - 公司考虑通过巴黎分公司进行并购,以填补婴童、香水、男士护肤等赛道的空白,并计划将新品牌引入国内 [17]
业绩滑铁卢、高管大出走,“二代”侯亚孟要带珀莱雅冲刺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