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显示技术战略转变 - 公司过去在显示技术应用上较为克制,例如iPhone数字系列直到iPhone 17才配备高刷屏,iPad mini在改模具后才用上全贴合屏幕,MacBook Air的LCD屏幕甚至不支持HDR [1] - 公司保守做法即将结束,正在研发OLED屏幕版本的iPad Air和MacBook Air,计划将入门级设备加入OLED阵营 [3] - iPad Air的OLED版本最快2026年春季推出,MacBook Air的OLED版本预计2028年发布,届时除最基础的数字版iPad外,主要产品线将完成向OLED的过渡 [3] 市场竞争压力 - 安卓平板厂商竞争激烈,三星十年前在高端机型普及SUPER AMOLED,小米、华为、OPPO等品牌推出配备高刷屏幕和旗舰芯片的平板产品,影音和游戏表现不输iPad Air [5] - 安卓平板价格下探至2000元至4000元价位,使公司中端产品线竞争力不足 [5] - 2024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4.3%,华为市场份额从26.5%升至32.3%,增长5.7个百分点,公司市场份额从33.6%降至26.6%,下跌7.0个百分点 [6] - 外部竞争压力迫使公司通过改用OLED屏幕回应市场,用户不再满足于LCD够用的逻辑 [7] 产品线重新定位 - iPad Air改用OLED屏幕后,将推进公司重新划分iPad家族层级,当前产品包括标准版、mini、Air和Pro四款 [10] - M系列芯片下放压缩了iPad Air与Pro的性能差距,M2版Air实际体验已能覆盖大多数创作与办公场景,OLED加入使其更接近Pro的显示体验 [10] - 未来标准版iPad继续使用LCD屏幕控制成本,Air成为高素质屏幕加主流性能的中坚力量,Pro面向专业用户配备更高刷新率、更亮面板及独占功能 [12] - 此次改动将影响iPad产品序列中75%的产品定位,是产品线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 [12] 产品定位挑战与未来方向 - 即使全面改用OLED并重新划分产品,公司仍面临份额下跌问题,因挑战不仅来自硬件规格,也来自外部竞争对手 [13] - 安卓平板在性能与交互上逼近笔记本,例如OPPO Pad5从硬件、配件、系统、生态四方面挑战高端平板市场 [13] - 公司内部产品线压缩iPad生存空间,MacBook Air的M系列芯片覆盖轻办公场景,新模具可能支持触控操作,折叠屏iPhone概念持续发酵,使iPad兼容手机与电脑的角色面临模糊 [13] - 公司陷入两难局面:若让iPad更像电脑,会与Mac形成内部竞争;若维持平板定位,可能被安卓平板和折叠屏在生产力方向上超越 [15] - 公司选择回避路线,通过M系列芯片和iPadOS增强功能,但未与Mac合流,通过台前调度、外接显示支持等强化扩展性,再用应用生态区分iPad与电脑 [16] - OLED是重新定义中端产品体验的起点,使设备摆脱够用就好定位,并在视觉表现上接近Pro系列,但公司真正问题是如何在重叠产品线上找到新增长逻辑 [16] - 未来公司将继续在iPadOS中加入键鼠优化等桌面化特性,但保持触控为核心逻辑,不打破应用生态护城河,模糊边界比真正融合更划算 [18][19]
安卓阵营集体围攻,iPad要靠OLED屏幕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