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量”如何变“留量”?

银行“双11”促销活动概况 - 多家银行借“双11”购物节窗口期开启花式促销模式,信用卡和借记卡业务成为核心发力点[1] - 促销核心动因是零售业务存量竞争加剧,银行希望通过场景化营销强化客户黏性、优化收入结构[1] - 政策层面积极促消费,九部门联合印发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服务消费场景[1] 银行具体促销策略与参与方 - 信用卡端推出“满减直降”活动,用户支付达标最高可享数百元立减[3] - 借记卡端推出单笔订单满额可享随机立减活动,例如平安银行实现“支付即优惠”[3] - 中国银行联合支付宝推出“11.11天天减”活动,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机构均参与促销,国有六大行均参与支付宝“银行卡天天减”活动[3] 促销活动对银行卡业务的影响 - 银行金融服务可降低消费成本,激活居民潜在消费需求,是提高客户黏性、增强市场影响力的有效举措[4] - 满减、返现等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客户绑卡量和交易活跃度,借消费季窗口唤醒沉睡账户[4] - “双11”成为激活沉睡账户、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关键契机,银行卡行业正从“跑马圈地”向“精耕细作”转型[5] 银行卡行业现状与数据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开立总量达100.68亿张,较2024年同期增加2.09亿张[5] - 借记卡数量从91.10亿张增至93.54亿张,信用卡及借贷合一卡从7.49亿张减少至7.15亿张[5] - 借记卡数量保持增长但存在沉睡账户,信用卡市场已基本饱和,用户实际使用频率不高[5] 政策支持与零售业务战略布局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服务,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6] - 银行全方位推出优惠活动是落实政策精神的务实举措,将政策导向转化为降低消费者成本的具体实践[6] - 自去年以来银行零售业务进入调整期,多家银行将获客增速纳入核心考核指标,零售业务成为布局重点[6] 银行零售业务表现与未来挑战 - 招商银行零售AUM达16.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9%,零售客户达2.20亿户,同比增长4.76%[7] - 招商银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突破578万户,私行客户达19.14万户,增长13.20%[7] - 银行面临将短期促销转化为长期留客的挑战,需从粗放撒钱转向精细化运营,构建差异化会员体系,推动业务向“生态服务平台”转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