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行业算力投资与供应链动态 - OpenAI计划与甲骨文共同投资3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1] - OpenAI从英伟达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芯片并寻求从AMD获取芯片资源[1] - 行业存在芯片快速迭代风险例如H100和A100等2022年前发布的芯片可能被2023年H200、2024年B200及2025年B300替代[12] - 据TrendForce预估2025年Blackwell系列将占英伟达高阶GPU总产量80%以上[12] 美国电力危机对AI发展的制约 - 美国能源部报告显示2023年数据中心耗电量达176太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4.4%相当于马来西亚全国年耗电量且预计2028年可能翻倍[3][5] - 全球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为1.56意味着仅约三分之二电力直接用于计算其余消耗于制冷等辅助系统[7] - 美国电价在2021至2022年间飙升居民用电受数据中心需求挤压[8] - 电力基础设施老旧且政策转向核电发展取消可再生能源税收优惠加剧供给压力[10] 科技公司应对电力短缺的策略 - 部分公司通过自建发电厂缓解电力危机如OpenAI与甲骨文在德州合建天然气发电厂xAI在田纳西基建导致发动机订单排至2029年后[16] - 另一种方案是将数据中心转移至墨西哥智利南非等电力供给本就不发达的地区例如爱尔兰数据中心已消耗全国20%电力对当地生态造成影响[18][19] - 英伟达与谷歌探索太空数据中心利用太阳能供电并通过真空散热但面临器件老化数据回传及成本控制等技术挑战[21] 中国电力基础设施与AI发展环境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为166太瓦时约占社会总用电量2%[22] - 电力供应在保障民生基础上充足且注重绿色电力与碳排放控制形成与美国电力困境的鲜明对比[22][24] 行业估值逻辑与潜在风险 - AI公司估值高度依赖GPU数量与需求规模模型性能与GPU规模正相关因此芯片采购消息会直接推动股价[14] - 若大量芯片因缺电闲置将导致资源浪费并可能引发行业泡沫破裂风险[14][16]
买得到芯片的美国科技巨头,买不到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