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严峻挑战,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是保险再保险行业的必答题,需融入金融治理全局 [1][2] - 中国再保通过科技赋能与体系创新,正从传统风险承担者向事前预警、事中减损、事后速赔的赋能者转型 [4] - 公司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纲要(2025—2035)》,提出两步走发展目标及十大行动举措,旨在成为气候风险管理领域的领军企业 [7][8] 气候风险对保险业的影响与挑战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总体损失约3200亿美元,保险损失约1400亿美元,远高于过去30年平均水平 [2] - 天气灾害相关的损失占比极高,占总体损失的93%和保险损失的97% [2] - 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是保障行业稳健经营、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内在要求 [2] 金融机构气候风险管理的战略建议 - 坚持系统观念,将气候风险管理融入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等金融治理整体框架 [3] - 坚持国际视野,积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推动气候信息披露、压力测试等领域的标准对接 [3] - 坚持底线思维,加强气候风险识别、评估与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压力测试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 中国再保的实践探索与体系构建 - 初步搭建应对气候变化和巨灾风险的完整体系,包括成立行业唯一巨灾模型公司,研发地震、台风、洪水模型及风险地图 [4] - 率先在百慕大和香港发行巨灾债券,成立气候风险研究中心并发布国内首个气候变化风险洞察平台 [4] - 在央行指导下研究推进台风、洪水等气候物理风险的压力测试模型研发 [4] 科技驱动下的再保险功能重塑 -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强大算力及数据共享等科技手段重新认知和定义气候风险 [4] - 战略转型路径围绕三方面:通过精准数据量化风险为定价提供依据、构建组合管理免疫系统、协同赋能各类机构提升韧性 [4] - 再保险功能包括发挥乘数效应增强承保能力、助力未雨绸缪强化风险预警、推动绿色转型改善生态环境、联结资本市场提升体系韧性 [5][6] 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 - 发布十年行动纲要,提出两步走目标:到2030年成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领域的领军型保险企业 [7] - 到2035年建设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一流金融企业,成为保险业核心引领者和国家气候风险综合治理的中坚力量 [7] - 纲要提出十大行动举措,涵盖完善国家巨灾保险顶层设计、提升行业保障水平、服务金融领域风险管理、深化科技创新等多个维度 [8]
做好应对气候风险“必答题” 业内专家热议金融机构如何做好气候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