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太药业:关注创新药业务下的新兴产业发展机遇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老牌医药企业,拥有完整的制药业务产业链,产品涵盖抗感染、抗病毒、消化系统、心脑血管药物等 [1]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拥有114个制剂类药品批准文号,其中抗生素类药品59个,非抗生素类药品55个,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共19个,已进入国家集采的产品3个 [1]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约2.2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972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909.49% [1] - 公司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规格:1.0g)拟中选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1] 公司战略转型与控制权变更 - 公司拟变更实际控制人,新实控人为药兜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邱中勋先生,同时公司将向新控股股东星浩控股定向增发7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新药研发项目 [1] - 此举标志着公司从仿制药向创新药的战略转型正式提速 [1] - 公司正从传统仿制药红海向研发驱动创新药蓝海转型,构建未来增长新引擎 [2] - 转型战略已从“规划期”进入“执行期”,有望从传统仿制药企业蜕变为创新药平台型公司 [6] 创新药研发布局 - 定增资金将主要用于溶瘤病毒药物研发平台、长效和复杂制剂研发平台,涵盖多个新药管线 [2] - 溶瘤病毒药物被视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方向,预计2025年相关抗肿瘤生物药在中国与美国的总市场容量约达1600亿元 [2] - 公司采取“仿创结合”的渐进式路径,从化学仿制药为主,逐步向改良型新药、1类创新药研发方向布局和转型 [2] - 公司围绕特定疾病领域构建产品管线,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投入,确保研发的可持续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2] 新实控人资源协同与市场表现 - 新实控人邱中勋先生创立的药兜科技已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生态,2024年营收突破数十亿元,累计交易规模达数百亿元 [3] - 药兜科技的流通网络与销售渠道将助力公司仿制药产品拓展市场,并为创新药商业化提供渠道支持 [3] - 公司股价年内涨幅一度超过178%,大幅超过大盘及行业表现,反映了投资者对药企创新转型的认可 [3]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生物制造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药产业将直接受益 [4] - 新阶段“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于2024年启动,预期到2035年建成自主可控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并成为世界新药创制中心 [4][5] - 创新药板块在三季度延续了营收端的高增长和利润端的扭亏为盈,中国创新药产业体现出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 [5] - 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BD交易)爆发式增长,对外授权通常是全球开发的起点,合作伙伴的海外开发进度能加强产品全球商业化的确定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