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IT服务行业正面临从追求规模扩张到追求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拐点,生成式AI和地缘政治是核心变量 [1] - 博彦科技作为行业巨头,正通过“咨询升级”和“全球化”两大战略,试图打破“规模陷阱”,从被动接单转向主动咨询,实现从“交付人头”到“交付价值”的转变 [1][5][6] - 公司认为AI是支撑战略转型的技术底座和效率武器,并正推动组织文化从“郭靖”式的执行向“黄蓉”式的创新进化 [9][10] IT服务行业的规模悖论与历史背景 - 行业过去存在根本性悖论:对规模的追求往往以牺牲价值为代价,导致竞争分散、依赖“人海战术”和残酷价格战 [1] - 行业利润率有限,根源在于中国大客户定制化需求极高且将任务切细,导致服务商只能提供小块能力,议价能力极低 [2][3] - 在特定发展阶段,规模是必要的,能带来抗风险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和完善组织体系,是过去生存的必要手段 [3] 博彦科技的战略转型:咨询升级 - 公司新定位为“面向全球的咨询、行业解决方案与数智技术服务提供商”,核心变化在于“数智技术” [5] - 转型核心是从被动接标书、拼执行,转变为主动研究客户、带去有价值碰撞的建议,即从“给人力”转向“给建议” [5][6] - 转型契机始于两年前,公司通过内部变革和吸纳关键人才稳步构建咨询能力,精准踩中企业大规模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技术+咨询”复合需求 [6] - 新加坡樟宜机场电商平台项目是标杆案例,提供了从咨询、策划到开发、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是未来“按结果付费”模式的雏形 [6] 博彦科技的全球化路径 - 公司强调“全球化”而非“出海”,其基因本就是服务跨国公司,现计划利用成熟供应链和合规体系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 [7] - 面对Infosys等印度IT巨头(年销售收入几百亿美金),公司采取“田忌赛马”策略,以重兵攻东南亚等“中等马”市场 [7] - 东南亚是AI和数字化热点,也是中国企业出海重点,对本地化咨询和风控服务需求激增,且该市场体量不足以吸引印度巨头全部注意力 [7][8] - 公司与阿里、华为等国内大公司建立生态合作“一块走出去”,并将地缘政治导致的数据主权需求视为新的市场机会 [7][8] AI时代下的组织与人才战略 - AI被视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技术底座和效率武器,其带来的机会“有可能比互联网还大” [9] - 公司面临核心组织挑战:太多擅长执行确定性任务的“郭靖”,缺少聪明灵活、擅长试错的“黄蓉”式创新人才 [9] - 未来策略是“郭靖守城,黄蓉创新”,公司认为AI替代的只是“不太会用的”那些人 [9] - 对于顶尖AI人才,公司认为“好的AI人才并不算贵”,因其价值可被AI史无前例地放大(如从“顶10个”到“顶100个”),关键在于挖掘而非培养 [10] 创始人的经营哲学与公司愿景 - 公司的生存哲学是“首先要保证不死”,活得长很重要,并在组织结构上保持灵活性,用生态和投资弥补内部创新短板 [10] - 创始人的信念在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帮助国际化企业“少走弯路”获得成功 [10] - 对于成为伟大公司,创始人持务实态度,相信长远目标必达,而不在乎具体实现时间 [11]
36氪冯大刚对话博彦科技创始人王斌:全球化、「田忌赛马」与AI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