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量产时间表 - 特斯拉计划在得州超级工厂新建专用厂房,目标实现Optimus年产能1000万台,量产时间表定于2027年启动 [1] - 业界普遍预计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行业“量产元年”,2026年有望成为工业领域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拐点 [1] - 东方证券认为在国内外龙头公司共同推动下,行业有望在2024年进入量产阶段 [2] 企业产能与基地建设 - 蓝思科技智能机器人新总部占地400亩,拥有18.9万平方米厂房,可实现从新材料开发到整机组装的一体化大规模生产 [2] - 富士康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其休斯敦工厂部署人形机器人,该工厂为英伟达生产AI服务器 [2] - 蓝思科技承诺于2025年向越疆科技采购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5] 产业链准备与零部件进展 - 多家上市公司如纽泰格、千方科技、凯龙高科等纷纷设立机器人子公司 [3] - 深圳市智微智能在机器人“大小脑”控制器领域已有客户订单落地 [3] - 广州中海达已获得小鹏具身机器人的IMU姿态传感器定点,并处于小规模样品交付阶段 [3] 市场规模与生态合作 - 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在基础情景下达380亿美元,最乐观情景下达2050亿美元 [4] - 蓝思科技与越疆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涉及技术、全球市场与标准层面协同,计划利用越疆在全球超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实现多领域覆盖 [5] - 蓝思科技已构建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平台 [5] 标准化与资本化进程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求索”具身智能测评基准EIBench,奠定量产进程中技术规范统一的基础 [6] - 乐聚智能获得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并启动科创板IPO辅导 [6] - 宇树科技和智元创新已完成股改并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6]
巨头欲加码“基建”人形机器人量产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