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负担与市场背景 - 中国每年约有300万卒中新发病例,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 [1] -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现上升趋势,卒中已成为国内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1] - 2018至2022年我国溶栓市场规模由25.2亿元增至3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7] - 预计溶栓市场规模将由2023年的38.1亿元增至2027年的49.6亿元 [7] - 目前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比例仅为10%左右,目标到2030年提升至80% [8] 行业痛点与临床需求 - 卒中防控存三大痛点:公众认知不足、防治体系需完善、基层能力薄弱 [1] - 卒中早期识别率不足三成,急救黄金时间常被浪费,溶栓取栓技术普及率低 [1] - 安全风险是核心痛点,如何在确保血管再通的同时降低出血风险是临床关键问题 [1] - 进口产品价格较高且出血风险顾虑导致部分患者难以承担或被排除在治疗外,形成“增量市场” [8] 产品核心优势与临床证据 - 公司开发的创新生物药普佑克(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新适应症于今年9月获得NMPA批准 [1] - 普佑克通过独特的纤溶酶原靶向激活机制,在实现高效血管再通的同时显著降低出血风险 [4] - 《JAMA》和《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研究显示,普佑克溶栓患者较对照组在效果一致的前提下,呈现出更低的脑出血发生率 [4] - 普佑克7天内溶栓相关的大出血和全身系统性出血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4] - 普佑克以99.9%“单链分子比例”的超高质控和全球唯一CHO细胞表达,彰显生产工艺复杂性和仿制难度 [8] 公司商业化策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针对新适应症构建“学术破局、数据实证、场景适配”的三维策略 [6] - 公司将通过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发布、多中心临床观察等方式获得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 [6] - 充分利用心内科与神经内科高度重叠的诊疗渠道和网络,快速推进医院准入与处方渗透 [6] - 普佑克已被多部权威指南明确推荐为STEMI溶栓治疗的优选药物之一 [6] - 计划针对急性肺栓塞等适应症,复制“指南纳入+医保衔接+渠道协同”的商业化路径 [6] 政策支持与市场准入 - 国家卫健委已将“提升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纳入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8] - 普佑克自2017年通过谈判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后,于2023年又转入常规乙类目录 [8] - 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人尿激酶原产品,普佑克享受政策红利 [8] - 300L反应器生产工艺已于2022年得到NMPA批准,实现了普佑克的大规模、低成本量产 [9] 社会责任与生态构建 - 公司支持中国卒中学会发起的“溶.启新生”卒中防治能力提升与健康促进公益项目 [2] - 项目通过健康科普、学术论坛、基层培训、义诊赠药等活动,提升全民脑卒中防治意识 [2][5] - 项目将助力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完善区域网络诊疗体系,助力分级诊疗,提高基层医师诊疗水平 [5] - 公益项目在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普佑克的市场开拓构建良性生态 [7]
普佑克脑卒中新适应症护航安全溶栓,共筑价值医疗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