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生态建设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创新指数跃居全球第一 [2][6] - 布局建设26个重点创新平台,2024年平台内创新主体累计申请PCT专利量约占全省总量的十分之一 [4] - 粤港澳三地通过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打破跨境合作壁垒,全省科研经费跨境拨付至港澳累计约5亿元,占全国一半以上 [5] - 广州超算南沙分中心已为港澳及海外超过260个科研团队提供服务,科创走廊内面向港澳的孵化载体已超40家 [5] 科技基础设施与投入 - 全省研发经费投入突破5100亿元,继续领跑全国 [2] - 以光明、松山湖、南沙等科学城为主阵地打造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向港澳及全球科学家开放共享 [4] -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海陆结合大科学装置,建成后将向社会开放共享 [4] - 构建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体系,持续将超过三分之一的省级财政科研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 [7] 前沿技术与产业创新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约占全国1/3,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 [2][9] - 率先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连续布局5批“新一代人工智能”专项并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 [9] - DeepGEM病理大模型实现通过病理图像预测肺癌基因突变,精准度达78%至99%,1分钟内完成预测 [9] - 生产操作智能体覆盖20个生产现场复杂操作场景,助力企业降低超10%能耗,提高10%至15%生产效率 [11] 产业集群与未来产业 - 培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 [2] - 低空经济迈入千亿级规模,相关企业超1.5万家,占全国产业链企业3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11] -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 [11] - 建成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包括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引领的459家省重点实验室等 [8]
跃升“十四五”科技成就|广东以全域创新构筑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