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整体表现 - 中医药行业在疫情初期暴涨后,迎来长达几年的整体低迷 [3] - 片仔癀市值自2022年起一路下跌,4年内跌去2000亿市值,其锭剂价格跌破出厂价 [1][3] - 云南白药市值横盘三年,未能回到2021年高点,与片仔癀的市值差距已缩小至不到100亿元 [1][3] - 云南白药在中药上市公司中归母净利润排名第一,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06.54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为47.77亿元,同比增长10.41% [3][5] 云南白药业务结构分析 - 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商业销售(药品批发与零售),该部分占营收六成,但毛利率仅约6%,对利润贡献不大 [6] - 工业销售(自有产品)营收占比不到40%,却是利润核心来源,主要产品包括云南白药气雾剂(在细分零售市场份额达91.8%)、创可贴(市场份额72.4%)和牙膏(国内全渠道市占率第一) [6] - 健康品事业群2025年上半年营收34.42亿元,其中牙膏产品贡献约32.25亿元,占比高达93%,存在产品单一化风险 [23][24] - 公司多元化尝试如防脱洗发品牌“养元青”2025年上半年收入仅2.17亿元,增速从2023年的45%大幅下滑至11% [25] 财务与投资策略变动 - 公司曾热衷二级市场证券投资,2020年股权投资贡献近半利润,但2021年巨亏近20亿元导致全年净利润下滑近50% [8] - 2023年底宣布退出炒股,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降至1.49亿元,较年初减少93.82% [10] - 2024年底交易性金融资产又增至25.47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末进一步增至44.69亿元,公司解释为购买了银行及券商理财产品 [11][12] - 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助2.02亿元和金融资产收益1.49亿元,合计占归母净利润的5% [14] 公司治理与战略调整 - 公司高层近年动荡,董事长、首席销售官、首席运营官等先后离职,国资逐渐掌控话语权 [17] - 近期董事会换届,张文学连任董事长,领导地位趋于稳固 [18] - 公司提出坚持打好中药、创新药两张牌,并通过“外延式”发展补强业务结构 [26][27] - 2025年8月以6.6亿元现金收购聚药堂100%股权,后者拥有1567个饮片品种和240个配方颗粒国标备案品种,旨在补充北方市场和中药饮片能力 [28][31] 研发与未来增长点 - 短期在研项目涉及16个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共开展37个项目,包括白药气雾剂、气血康口服液、宫血宁胶囊等产品的临床研究 [33][35] - 中期项目集中于创新中药开发,如全三七片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 [35] - 长期项目以创新药和科技赋能为主,前列腺癌诊断核药INR101项目已启动Ⅲ期临床试验 [36] - 中药创新药研发面临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及监管审批严格的挑战 [36] 市场估值与股东回报 - 云南白药已连续三年分红率超90%,2024年分红42.79亿元,在A股上市药企中排名第一 [36] - 对比中成药行业平均近30倍PE,公司当前估值不到20倍,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36]
沉寂三年的云南白药,见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