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违规频发 大参林门店管理短板凸显 央视揭秘9000万虚假医疗器械合同

行业现象:套刷医保 - 部分企业将日用品包装成医疗器械以通过医保结算,例如将防晒冰袖和口罩备案为“医用隔离垫”[2] - 一类医疗器械实行备案管理,企业无需临床试验即可生产销售,为上述操作提供了政策空间[4] - 涉事生产厂商超亚新材料公司已完成共12款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的医保备案[4] - 此类产品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大参林等连锁药店销售,超亚公司与大参林的合同销售金额接近9000万元[5] - 对药店而言,这类产品毛利较高且医保支付便捷,有助于吸引顾客并提高客单价,已成为行业通行现象[6] 公司经营与扩张 - 大参林是国内收入与门店规模最大的连锁药店,至今年9月底全国门店总数已超过1.7万家[5] - 公司2024年非药品营收29.48亿元,毛利达到42%,较公司32.74%的平均毛利高出9个百分点[6] - 2023年至2024年期间,大参林净增门店数量高达6500余家,扩张高度依赖加盟模式[7] -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大参林加盟店在总门店中的占比已攀升至40%左右[7] - 公司推出“直营式加盟”模式,对加盟店实行“七统一”管理,要求所有商品必须从公司统一采购[8] 医保合规问题 - 大参林旗下多家定点药店曾多次因医保基金使用不规范问题被属地医保局通报[7] - 门店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超医保范围支付、非医保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医保结算、结算统计数据异常等三类[7] - 2024年,大参林在湖北、广东、广西等多地的门店因医保违规问题相继受到处罚,包括退款、罚款及暂停医保服务协议[8] - 此次被曝光套刷医保的并非只有大参林一家,海王星辰、张仲景等多家知名大型连锁药店均牵涉其中[6] 公司治理与信披 - 2025年1月,大参林全资子公司茂名大参林因犯单位行贿罪被判处罚金400万元,实际控制人之一柯金龙获刑三年六个月[9] - 公司对该事件的信息披露存在明显延迟,实控人2023年7月被留置,公司迟至2024年3月才正式披露[10] - 2024年4月,广东证监局对大参林及相关责任人采取监管谈话措施,指出公司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0] - 2024年6月,上交所对大参林予以六个月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处分,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10] - 在2024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中,大参林获评B级,相较于2024年度仅获D级的评价结果有所回升[9] 财务表现与股权 - 2025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0.68亿元,同比增加1.71%;归母净利润10.81亿元,同比增加25.97%[10] - 截至2025年三季报,柯金龙仍为大参林实际控制人之一,持股比例18.17%,为公司第二大股东[10] - 此次曝光事件未对公司股价造成明显影响,截至新闻发布当周收盘,公司股价报18.61元,较上周五收盘微涨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