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抄底国际品牌:瑞幸股东大钲资本考虑竞购Costa咖啡

中国PE机构并购国际消费品牌的趋势 - 中国顶尖PE机构对国际消费品牌的整体收购或获取其中国业务控制权的交易活跃,一个由PE主导的消费产业整合新周期正在开启 [3] - 近期多起交易已落地,包括CPE源峰持有汉堡王中国约83%股权,以及博裕投资持有星巴克中国业务至多60%股权 [3] - 并购活动涵盖咖啡、运动鞋、快餐等多个消费细分领域,显示出PE机构正熟练运用并购投资的高阶玩法 [3] 大钲资本与Costa咖啡并购案 - 大钲资本正在评估竞购英国咖啡连锁品牌Costa咖啡,相关讨论处于早期阶段 [1] - Costa咖啡全球总店量达4000家,大多数位于英国,其在中国市场约有341家门店 [5] - 潜在报价可能使Costa咖啡估值约为10亿英镑,远低于2018年可口可乐39亿英镑的收购价,估值处于相对低谷 [6] - 大钲资本是瑞幸咖啡最大股东,持有31.3%股份和53.6%投票权,若成功收购Costa,将与瑞幸形成协同效应 [1][4][5] 瑞幸咖啡的现状与大钲资本的角色 - 瑞幸咖啡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全球门店总数达2.62万家,其中国内市场有2.61万家 [4] - 大钲资本在瑞幸2020年财务造假危机后主导其破产重组和管理层换血,是瑞幸起死回生的关键角色 [4] - 大钲资本董事长黎辉于今年4月正式出任瑞幸董事长,机构管理资产规模约70亿美元 [4] 并购的协同效应与战略价值 - Costa咖啡的核心优势在于成熟的国际供应链和门店网络,有助于瑞幸咖啡打开国际市场 [1][5] - 瑞幸在数字化等方面的优势可帮助Costa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实现1+1>2的效应 [5] - 同时控股Costa和瑞幸,有望实现不错的财务回报 [5] 消费资产成为PE并购热点的驱动因素 - 消费赛道稳健性强、确定性高,全球范围内百年品牌多,资产适合长期持有,现金流好且盈利稳定 [7] - 消费品牌在品牌价值、供应链等方面有明确竞争壁垒,成为买方眼中的优质资产 [7] - 国际品牌出售中国业务成趋势,原因包括中国本土品牌竞争压力加大,以及本土管理者已具备运营全球化企业的能力 [7][8] 国际品牌出售中国业务的背景与挑战 - 国际品牌在中国面临决策链条长、组织架构复杂、成本控制等问题,出售业务或引入本地股东是较好选择 [8] - 中国品牌通过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实现成本节省,对体量大的国际品牌形成竞争压力 [7] - 并购交易完成富有挑战,投资人需保持冷静理性,寻找适合自身资源赋能的资产,而非盲目参与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