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4.03亿元,同比增长17.96% [1]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8.52亿元,同比增长115.41% [1]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7.63亿元,同比增长4.76% [1] - 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74亿元,同比增长97.56%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营收与业绩高增长主要由于手持订单结构升级,交付的民品船舶数量、价格同比提升 [2] - 成本管控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2] - 参股联营企业经营业绩改善,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增加 [2] - 中国重工已纳入公司合并范围,手持订单饱满,排期已至2028年底,部分排至2029年 [2] 盈利能力分析 - 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毛利率达12.56%,同比提升1.94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提升主因交付船舶订单结构优化,中大型、新能源船舶等高价值订单占比提升 [3] -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21%、4.07%、3.45%、-1.53% [3] - 除财务费用率增长0.69个百分点外,其他费用率同比均有所下降,成本管控效果显现 [3]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优化了船舶制造板块产业布局,获得更丰富造船资源 [4] - 合并后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接单和造船效率,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4] - 美国暂停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此前对船价和新船订单的压制影响有望减弱 [4] - 行业景气度持续,受旧船更新替换及绿色船舶需求增长驱动,新造船市场景气度有望继续上行 [4]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3.15亿元,2026年实现181.71亿元 [5] - 对应2025年市盈率为25倍,2026年市盈率为14倍 [5]
中国船舶(600150.SH):单交付结构持续优化 并表中国重工助力业绩加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