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港股上市计划暂停 - 百利天恒在距离原定11月17日港股挂牌仅5天时,突然宣布暂停全球发售 [1][2] - 暂停原因是与当前市场环境不佳及与牵头投行商议后,决定推迟全球发售,原招股计划失效 [2] - 公司从2024年6月公告筹划H股上市,历经递表、聆讯等环节,原计划发行863.43万股,定价区间为347.50港元至389.00港元 [2][4] 暂停上市的市场背景与原因 - 港股新股市场正经历“破发潮”,11月以来上市的5只新股中有3只首日破发,跌幅最高近20% [4] - 公司H股发行定价策略强硬,按上限定价甚至高于其A股当时约370港元的股价,而同行如恒瑞医药H股发行价较A股有27%折让 [4] - 机构投资者反应冷淡,基石投资者仅认购2.49亿港元,占总募资额7.81%,远低于恒瑞医药43%的基石认购比例 [5] - A股市场面临压力,公司科创板股价从9月高点414元跌至11月12日的360.85元,跌幅12.84%,且持股机构数量从520家减至138家,基金持股比例从50.5%降至30.43% [5][6] 公司的研发实力与财务表现 - 公司核心优势在于研发管线,拥有10种进入临床阶段的ADC候选药和4条多特异性抗体管线 [7] - 2023年12月,公司将核心ADC药物BL-B01D1授权给百时美施贵宝,获得8亿美元首付款及高达76亿美元的后续里程碑付款 [9] - 该笔授权费驱动2024年业绩爆发,营收达58.23亿元,同比增长936.31%,净利润为37.08亿元,实现扭亏 [9] - 创新药研发持续高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7.72亿元,同比增长超90%,导致前三季度净亏损4.95亿元 [9] - 公司与BMS合作的药物在9月30日达到重要临床里程碑,触发2.5亿美元付款,使三季度营收暴涨1625.08%至18.95亿元 [9] - 公司现金流充裕,除BMS付款外,2025年9月刚在A股完成37.64亿元的定向增发 [10] 公司战略与行业考量 - 公司港股上市目的并非解决资金压力,而是为长远布局,包括为全球临床试验募资、提升国际知名度以及通过市场化定价吸引国际投资者 [10] - 公司目标是到2029年成为“入门级跨国药企” [10] - 当前创新药板块处于回调期,港股投资者对未盈利药企日趋挑剔,公司选择暂停上市被视为等待更合适时机的理性决策 [10][12]
科创板牛股急刹车!百利天恒港股IPO停了,烧17亿研发底气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