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转型背景与政策支持 - 煤矿行业面临能耗高、效率低、作业风险高等挑战,数智化转型是提升生产效益和保障安全的紧迫任务[2] - 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煤矿智能化建设,目标包括到2025年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2] - 2024年5月国家能源局明确要求大型煤矿加快智能化改造,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煤矿在2025年底前实现采掘系统智能化[2] 技术合作与模型架构创新 - 山东能源集团、云鼎科技与华为于2022年初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围绕矿山大模型展开研发[3] - 采用“基础模型—行业模型—场景模型”三级架构,以大模型为通用底座,融入矿山数据、安全规程和工艺知识[3] - 该架构打破传统小模型“一矿一策”局限,通过输入新矿山地质数据和设备参数并微调,即可适配新场景,大幅缩短部署周期[1][3] 智能安全管控应用 - 通过数百个AI摄像头与传感器实现对每个环节风险源的实时监控与自动预警,确保安全规程得到100%执行[4][5] - 利用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工序不合规时系统自动报警并阻止下一步作业[5] - 井筒检修采用360度摄像头和声音传感器,实时检测井筒变形、螺丝松动或钢丝绳变形异常声,将人工检修所需停机时间从6–8小时大幅减少[5] 生产流程效率提升 - 智能洗选系统通过华为预测大模型标准化工艺参数库,适配不同煤种洗选需求,自动调用重介加药比例和浅槽密度参数[6] - 模型应用使选煤产量提升0.2%,对于一个年加工量超过230万吨的煤矿,相当于每年多产约5000吨精煤[6] - 洗选厂实现煤泥水零排放,煤矸石和废水循环利用,环境污染大幅降低[6] 规模化推广与行业影响 - 矿山大模型已应用于超180类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探索走向规模化推广[7] - 华为与山东能源集团联合编制矿山智能化暨矿山大模型最佳实践白皮书,形成全流程标准化规范,降低行业复制门槛[7] - 这一创新为AI大规模进入矿山行业铺平道路,是传统行业迈向智能化转型的可复制范本[1][7]
全球首个煤矿行业商用AI大模型落地见效 矿山开采更智能、高效、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