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样本

大湾区规则与机制衔接创新 - 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举办跨境公路自行车赛,赛道全长231.8公里,跨越珠港澳三地并实现全程无需停顿通关[1] - "无感通关"依托北斗定位、射频识别等尖端技术以及"前置查验+闭环管理"的监管模式[1] - 横琴口岸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提升两地居民"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性[3] 文旅产业与智慧旅游发展 - 国庆中秋假期珠海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显著增长[2] - 珠海AI文旅大模型为游客提供个性化行程规划和实时服务,开启智慧旅游新体验[2] - 桂山岛开展无人机观光业务,全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及升级版"格盛1号"开创"海洋养殖+观光"新模式[2] 城市更新与创新创业生态 - 北山村老建筑在"艺术引领、有机更新"理念下获得新生,澳门青年创办的文创品牌成为网红打卡点[2] - "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使珠海与港澳的创新合作日趋紧密,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前来创业[2][3] - 历史空间活化利用实践为城市开放注入新的活力[2] 海洋经济与低空经济布局 - 蓝色海洋领域推进总投资超千亿元的"海上新基建"项目[3] - 低空经济领域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高效运输网络逐渐覆盖整个大湾区[3] - 传统渔业城市向"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蜕变[3] 会展经济与城市品牌建设 - 亚洲通用航空展推出VR互动体验飞行、无人机空中足球赛等数字化、智能化观展项目[4] - 珠海航展28年来利用5G、VR/AR等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观展体验,显著提升覆盖面和影响力[4] - 城市持续强化"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美丽之城、共富之城"定位,引进高能级赛事和会展活动以提升对全球创新人才的吸引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