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千问对标ChatGPT,AI开启入口之争丨小白商业观

阿里巴巴“千问”项目战略发布 - 阿里巴巴于11月17日正式宣布“千问”项目,全力进军面向消费者的AI市场,并上线千问App公测版 [2] - 千问App基于全球性能领先的开源模型Qwen3,通过与生活服务场景深度融合及免费策略,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 [2] - 阿里核心管理层将“千问”项目视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 [2] AI行业竞争格局与核心逻辑 - 中美顶尖科技巨头已进入AI世界入口争夺的下一个阶段,竞争焦点在于谁能率先找到“超级入口” [2][3] - 竞争催生了史无前例的军备竞赛,资本下注的并非前沿技术本身,而是对“超级入口”的预期 [3] - 未来真正的“AI超级应用”必然是一个“AI Agent”,不仅能提供信息,更能执行任务,成为个人助理、研究员等多重角色 [5] AI竞争的两条核心战线 - 第一条战线是“引擎之战”,即大模型本身的能力边界,这是基础入场券,全球AI实力正快速趋同,技术壁垒被无限拉平 [4] - 第二条更关键的战线是“入口之战”,核心在于如何将强大的AI能力“产品化”,使其从玩具转变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4] - 竞争的胜负手不再是模型参数多寡,而是谁能更早构建起“模型+工具+场景”的闭环生态 [5] 主要参与者的差异化战略路径 - OpenAI通过推出API和群聊功能,试图将其从个人助理转向协作工具,以构建生态 [5] - 谷歌试图将Gemini人工智能模型融入其庞大的搜索和安卓体系 [5] - 千问则依托阿里在中国市场的电商、生活服务和云计算生态,走“全栈整合”的路径,整合地图、外卖、订票等生活场景 [4][5] 行业范式转移与战略意义 - AI技术与商业进化正处在“范式转移”的关口,争夺“超级入口”的竞争将决定未来十年全球科技力量的版图 [6] - 这场竞争关乎万亿市值的归属,巨头们已全速启航,因为错过可能意味着失败,没有试错空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