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千问App产品发布 - 阿里巴巴的千问App公测版于11月17日正式上线,用户可免费调用与GPT-5性能相当的Qwen3-Max推理模型及Qwen3-千问模型,以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2] 阿里AI战略定位 - 千问App被阿里内部定性为战略级产品,直指“中国的ChatGPT”,标志着公司在AI领域的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5] - 公司此前已拥有夸克App、通义App等C端AI产品,且通义千问开源模型在全球获得良好口碑,此次推出千问App是重大战略选择而非小范围尝试 [5] 外部环境与竞争态势 - 千问App上线前夕,美国政府放出风声指控阿里可能涉嫌“军方合作”等事项,或上“黑名单”,阿里迅速回应否认指控 [7] - 阿里在此时推出对标ChatGPT的产品并定义其占据生态高位,表现出“承压向前走”的姿态 [7] - 阿里的Qwen大模型和Deepseek在硅谷引发“Qwen Panic”,因模型规格丰富、局部性能超越GPT-5,成为硅谷闭源模型外的可替代选择 [7][8] - Qwen通过开源机制推广“平权”,与硅谷闭源AI的“霸权”模式形成对立,可能破坏美国巨头依靠巨额投入构建的技术壁垒 [8][9] - 千问App通过免费路径推广C端应用,与硅谷AI圈形成截然不同的路径选择 [12] 阿里推出千问App的内在驱动 - AI产品形态已从单纯的大语言模型chatbot发展为以Agent能力为核心的未来趋势,千问App作为用户入口旨在连接模型能力与物流、电商、金融等现实世界履约服务 [13] - 阿里拥有电商、物流、支付等丰富场景优势,千问App可有效打通这些能力,此时布局具有极高战略价值 [13] - 公司需前瞻用户行为变化,避免因竞争对手构建AI入口而导致自身在价值链中被挤压至后端,失去对场景价值链的掌控权 [17] - 推出千问App是阿里将开源模型能力投射到应用端、构建新产品体系和产业链话语权的必然选择 [17]
阿里为什么一定要做千问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