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正经历销量下滑和竞争压力,通过秋季战略会进行全面反思,调整产品、研发、出海和AI战略以重塑竞争力 [2][3][18] 销量与市场表现 - 10月销量为31,767辆,出现同比和环比下滑 [2] - 增程L系列车型月销量从峰值超5万辆跌落至约2万辆 [4] - 纯电新车型i8市场表现平淡,i6虽有高订单但受产能瓶颈限制交付 [2] 竞争格局反思 - 公司承认效率变慢,产品迭代节奏被动,同行出牌频率更高 [4] - 增程L系列被多方围攻,纯电i8面临蔚来ES8、乐道L90、问界M8等竞争 [4] - 纯电i6面临小米YU7这一强敌,行业普遍低估了小米汽车的竞争力 [4][6] - 主要竞争对手华为鸿蒙智行明年规划车型达25款,竞争持续升级 [6] 产品战略调整 - 将平台大迭代周期从四年一次缩短为两年一次,以加快产品节奏 [6] - 改变产品方法论,从抵触堆配置转向“该卷就卷”,追求让用户惊艳的产品 [6] - 回归“单品爆款”逻辑,聚焦单一配置并打磨至极致,如i6的单一配置上市 [6] - 未来车型将拉大设计区分度,打破家族化“套娃”思路,实现平台一个风格 [6][7] 研发体系调整 - 反思过度强调研发费效比,认为收入下降时压缩研发会导致恶性循环 [8] - 将逐渐淡化费效比考核,避免预算问题影响人员和研发投入 [8] - 公司创始人李想亲自管理人力资源部,把控组织架构和人员调整 [8] - 研发技术部门酝酿成立独立体系,类似小米架构部,以参与更多产品创新 [8] 出海战略调整 - 反思“最大的失误是全力出海晚了”,过去依赖平行出口且战略摇摆 [9][10][11] - 平行出口量从峰值单月4000辆滑落至数百辆,因俄罗斯、中亚政策收紧及中国2026年出口许可证新规 [9] - 明确重点拓展中东、中亚及欧洲市场,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零售中心 [11] - 2026年上市的新车型将适配海外市场法规要求 [11] AI与芯片战略 - 战略会花单独一天讨论AI,明确继续加大投入,尤其是推理算力储备 [13][14] - 当前算力为10EFLOPS训练算力和3EFLOPS推理算力,月投入超1亿元且推理算力将持续增加 [14] - 自研第一代芯片已流片并回片,正进行车载测试,预计明年部署于旗舰车型 [15] - 第二代芯片预计两年后推出,侧重推理能力,据称运行大语言模型性能可达市场最强芯片2倍,视觉模型达3倍 [14][16] - AI探索不限于汽车,已成立“空间机器人”和“穿戴机器人”部门,讨论自研智能眼镜,目标成为“AGI时代的终端企业” [17][18]
理想战略会大反思:承认变慢、全力出海、重投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