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礼来登顶万亿美元药企,“神话”背后暗藏隐忧

公司里程碑与业绩表现 - 礼来公司股价于11月21日攀升1.59%至1059.70美元/股,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里程碑的医药企业[2]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176亿美元,同比增长54%,增长主要由旗舰产品替尔泊肽驱动[2] - 替尔泊肽的降糖版本Mounjaro第三季度销售额为65.15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达155.56亿美元[2] - 替尔泊肽的减重版本Zepbound第三季度销售额为35.88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达92.81亿美元[2] - 替尔泊肽两款产品在第三季度共同创造101.03亿美元销售额,前三季度总销售额累计248.37亿美元,占据公司总营收的49%,同比增长125%,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350亿美元[2] - 礼来产品在美国新增患者中的市场份额已攀升至70%至75%之间[4] GLP-1药物市场竞争格局 - GLP-1类药物领域呈现“双寡头”竞争态势,礼来与诺和诺德为主要参与者[6]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礼来替尔泊肽在美国GLP-1类药物处方量中占比达57.9%,超越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41.7%[4] - 诺和诺德2025年前三季度糖尿病及肥胖护理业务收入总计2156.61亿丹麦克朗(约332.4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 诺和诺德GLP-1类药物营收为1745.77亿丹麦克朗(约269.04亿美元),其旗下产品Ozempic、Rybelsus和Wegovy营收分别为952.64亿丹麦克朗(约146.82亿美元)、167.90亿丹麦克朗(约25.88亿美元)和572.42亿丹麦克朗(约88.22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5%和54%[5] -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30年全球肥胖与代谢类药物市场规模将超过一千亿美元,GLP-1类药物是核心推动力[6] - IQVIA预测到2028年左右GLP-1类药物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6] 行业研发动态与未来趋势 - 众多国内创新制药公司正积极部署下一代GLP-1类药物研发,靶点选择上双靶点及多靶点组合策略成为差异化竞争趋势[7] - 信达生物研发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在Ⅲ期临床试验中达到预设主要终点[7] - 恒瑞医药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HRS9531在48周Ⅲ期临床试验中6mg剂量组平均减重幅度达19.2%,其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7] - 石药集团子公司研发的依达格鲁肽α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7] - 华东医药、先为达生物、鸿运华宁、甘李药业等企业均在GLP-1领域展开战略布局[7] 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礼来面临产品单一依赖、专利到期风险以及竞争愈发激烈的压力[9] - 价格压力持续加大,诺和诺德和礼来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将从2026年起下调肥胖治疗药物价格[8] - 诺和诺德将司美格鲁肽自费价格降至每月349美元,并提供每剂199美元的限时优惠至2026年3月底[8] - 礼来宣布自2026年4月1日起,Medicare受益人购买替尔泊肽自付价格不超过每月50美元[8] - 礼来其他旗舰产品面临挑战,度拉糖肽今年上半年全球销售额同比下降19%,减少超过5亿美元,肿瘤产品Verzenio增长动力减弱[8] - 公司正采取积极并购策略和业务发展计划应对挑战,包括布局基因治疗、核药、AI制药等前沿领域[10] - 礼来在2025年11月与MeiraGTx结盟获得眼科基因疗法AAV-AIPL1全球独家授权,潜在价值高达4.75亿美元[10] - 2025年6月礼来以13亿美元收购Verve Therapeutics,获得心血管基因编辑疗法VERVE-102[10] - 礼来在2025年完成了十项AI制药领域对外合作,并推出AI及机器学习平台TuneLab[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