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竞赛前夜抢先布局供应链,优必选31亿港元配售夯实“链主”地位
在港股,配售几乎等同于"股价暴击"。 多年以来,市场对配售的集体记忆是:折价、抛售、加速下跌,常常远远超过应有的稀释比例。这使得港股投资者几乎"闻配售色变"。 然而优必选这次却没有按剧本走。11月25日早间,优必选公告配售3146.8万股新H股,配售价为98.80港元,较前一日111.50港元的收盘价折让11.39%。按照 港股经验法则,往往足以触发一轮急跌。 但市场的反应超乎预期:开盘虽一度下探,但始终牢牢站在配售价之上,随后迅速翻红。当日收盘优必选的走势几乎无视配售带来的短期扰动,基本保持平 稳。 前一日的盘后,MSCI中国指数季度调整生效,优必选正式被纳入指数,说明国际资金也没有选择避险。 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是配售,优必选却能打破港股几乎固化的情绪铁律? 一、为什么资本市场的反应变了? 优必选这次配售之所以没有触发港股惯常的"情绪踩踏",本质原因不是折价幅度小,也不是资金体量小,而是投资者对这家公司和整个行业的估值逻辑发生 了结构性迁移。 如果说,市场过去两年的定价方法建立在对"未来可能性"的想象上,而今年开始,投资者已经可以用"已经发生的现实"来进行估值。 实际上,行业的情绪周期已经走完了三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