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价与市场情绪 - 英伟达股价在11月25日美股盘中一度重挫逾7%,市值瞬间蒸发近3500亿美元,最终收跌2.59%至177.82美元,创两个多月收盘新低 [2] - 相较于10月29日触及的212美元历史高点,公司股价已下跌约16%,市值蒸发超8000亿美元 [2] -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坦言市场预期过高,公司陷入“无赢局面”,即使季报仅差一点点也可能引发市场剧烈反应 [2] 竞争格局与外部威胁 - 谷歌发布Gemini 3模型,采用自研TPU而非英伟达GPU,业内认为其已“超越”OpenAI的GPT模型,对英伟达构成竞争压力 [2][7] - 谷歌第四代TPU单芯片峰值算力可达4614TFLOPs,虽然其TPU不对外出售,但若谷歌自身模型被更广泛使用,可能减少对英伟达GPU的依赖 [7] - OpenAI竞争对手Anthropic计划在2026年前部署多达100万个谷歌TPU芯片以训练AI大模型Claude [8] 公司回应与战略辩护 - 英伟达官方紧急发声,称其技术领先行业一代,是唯一能运行所有AI模型并应用于所有计算场景的平台 [3] - 公司强调其GPU相比专用于特定AI框架的ASIC芯片,提供更高性能、更强通用性和更好可替代性 [3] - 公司驳斥AI泡沫论及芯片使用寿命不长的说法,称看到了AI良性循环,且6年前的芯片仍在满负荷工作 [6] - 英伟达在给华尔街分析师的备忘录中回应,其战略投资在营收中占比小,投资组合中的公司主要从第三方客户获取收入,强调财务稳健 [6]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质疑 - 知名投资者出现抛售行为,桥水基金第三季度大幅减持英伟达,彼得·蒂尔清仓,迈克尔·伯里对科技公司围绕英伟达的循环交易提出批评 [4] - 迈克尔·伯里质疑科技公司间复杂的投资和采购关系,认为真正的最终需求量极其微小,客户由经销商提供资金支持 [4][5] - 其展示的图表涉及英伟达、英特尔、OpenAI、甲骨文等公司,关系包括甲骨文花费数百亿美元采购英伟达芯片,OpenAI与甲骨文有3000亿美元云交易,英伟达计划投资OpenAI至多1000亿美元 [5] 财务表现与行业需求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62%至570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5%至319亿美元 [8] -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至少三年内AI泡沫不太存在,阿里云AI服务器上架节奏严重跟不上客户需求 [8] - 公司与OpenAI关系密切,通过投资形成绑定,黄仁勋相信对OpenAI的投资将转化为巨大回报,但谷歌的进展可能改变竞争格局,为英伟达订单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7]
英伟达“市值神话”被谷歌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