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预制菜成年夜饭“新宠”

文章核心观点 预制菜已逐渐渗透大众生活,但知情权、标准等问题尚待解决,行业发展虽进入快车道,但需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并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未来将更标准化、规范化且具柔性定制能力 [1][2][3][4] 登上年夜菜饭桌 - 今年除夕不放假,很多家庭没时间做年夜饭,预制菜相关话题受广泛关注 [1] -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6.91%受访用户选预制菜作年货,预制菜成新春礼盒十大选择类型之一 [1] - 各地餐馆年夜饭预定火爆,还推出家宴礼盒等预制菜产品,电商平台和超市也推出多样预制菜并促销,新兴渠道受青睐 [1] - 85后宝妈张彩网购预制菜搭配自制菜做年夜饭,认为能节省时间精力 [1] - 天眼查数据研究院认为,若预制菜品牌保证食品安全、提供多样产品,满足团圆愿望,预制菜年夜饭是适应时代的解决方案 [1] 知情权等问题需解决 - 预制菜因烹饪简单等优点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2022年规模达4221.3亿元,预计2025年接近9000亿元 [2] - 微博预制菜相关话题阅读量高,大部分网友认为预制菜不新鲜、不健康、添加剂多 [2] - 江苏省消保委报告显示,预制菜消费争议排维权舆情首位,问题集中在与宣传不符、餐厅未提前告知、标识标签信息不全 [2] - 2023年2月预制菜写入“中央一号文件”,9月“预制菜进校园”引发舆论争议,教育部表态后风波平息 [2][3] - 预制菜无“国标”,定义概念不明确,团体标准多,公众认知有“误区” [3] - 现存预制菜团体、地方标准164个,加上企业标准总数超190个,业内认可较高的是中国烹饪协会《预制菜》团体标准 [3]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2024年预制菜行业应建立统一国标,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3] 未来趋势如何 - 国家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各地出台推进高质量发展意见 [4] - 国内预制菜渗透率已达10% - 15%,预计2030年增至15% - 20%,市场规模可达1.2万亿元,获资本喜爱 [4] - 天眼查数据显示,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4万余家,2023年新增5000余家,同比增长152.9%,成立1 - 5年内占33.7%,1年以内占8.9%,投融资事件40起,金额超40亿元 [4] - 朱丹蓬认为,国家政策支持但国家标准不足,产业规范化等程度待提升 [4] - 预制菜国家标准稿报送稿出炉,亮点是禁止添加防腐剂、必须冷链运输 [4] - 评论家解筱文指出,国标报送稿利于推动生产标准化、提升消费者信心、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4] - 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轮值主席陈丹指出,预制菜行业将更标准化、规范化,注重保鲜等,会有新产品、新品牌,实现柔性定制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