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瑞科技:精密镶嵌注塑行业领军,汽车电子和智能终端二次腾飞

公司历史沿革:深耕精密制造,产品布局全球化 - 公司成立于2001年,前身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设立的慈溪中兴电子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2][23][24] - 公司以创新研发与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聚焦新能源汽车电装系统、智能终端领域,为行业高端客户提供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 [2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连接器、结构件、镶嵌注塑件等 [22] 公司产品:以模具制造为基,精密冲压为盾,镶嵌注塑为矛 - 公司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电装系统镶嵌零组件、汽车电子零组件、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及零组件、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零组件等 [27][28][29] - 汽车电子业务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比逐年提升,到2023年达50.11% [32][33] 财务概况:业绩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快速增长,2019-2024Q1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5%和24.1% [35][36] - 毛利率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9-2023年分别为28.57%、30.15%、24.29%、26.35%、26.91% [43][44][45] - 期间费用率稳中有降,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46][47] 股权控制稳定,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忠良、张华芬、张瑞琪和张哲瑞四人,合计控股比例为37.69% [50] - 公司管理团队在精密制造领域有多年行业经验,核心管理团队均具备超过10年的相关行业从业经验 [50] - 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超额完成,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发展信心 [53][55] 集成化、高压化、降本化趋势明显,嵌塑件打开汽车电子成长天花板 - 嵌塑件具有金属优异的高强度、刚性、耐热性、导电性特性以及塑料良好的易成型性、绝缘性、低成本特性 [58][59][60] -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正在往集成化、高压化、降成本方向发展,嵌塑件技术与此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64][65][66] - 嵌塑件在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价值量上升和渗透率增长,预计2021-2025年国内汽车电子嵌塑件市场规模CAGR达27.6% [82][83][84] 定制化开发破国际垄断,技术壁垒立国内新势 - 嵌塑件生产需要与客户进行同步的定制化开发,产品的多样性和定制化一定程度削弱了国际厂商的制造优势,为国内厂商创造了市场切入机会 [86][89] - 嵌塑件生产面临技术、客户等多方面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公司的先发优势 [89][90] 生产管理技术领先,奠定行业先发优势 - 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拥有同步研发以及垂直整合资源的全制程综合生产能力,自主技术国内领先 [92][93][94][95][96][97][98][99] - 公司在模具制造、金属冲压、注塑成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和高品质的定制产品 [104] 聚焦新能源电装供应体系,构筑公司长期增长曲线 - 公司横向拓展布局汽车热管理业务,推动电子电气系统模组标准化开发,以精密嵌件成型技术为核心 [107][108] -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装系统产品受益于多年模具和技术工艺的积累,在国内具有一定技术壁垒 [107] - 公司新建汽车电装嵌塑生产基地,彰显业绩增长信心 [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 深度合作国际头部客户,国内市场拓展加速 -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从松下单一客户快速拓展到日立安斯泰莫、尼得科、宝马、通用等头部客户,并逐步切入国内长安、理想等知名车企 [124][126][127] - 公司智能终端业务主要围绕海外高端客户,如PEGATRON、鸿海精密、Vantiva、SAGEMCOM等 [124][125] - 公司在海外设有生产基地,跟随客户产业链的转移和东南亚更低的生产成本两大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128][129][130][131][132] 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23/34.70/43.6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8/4.81/6.22亿元 [134][135][136][137][138] - 选取长盈精密、徕木股份、凯中精密作为可比公司,公司市盈率水平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40][141] 风险提示 - 公司产能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143]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144] - 汇率波动风险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