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公司2024年42x PE,对应目标价191.00元 [2][5][29][3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Q24业绩符合预期,高速光模块需求延续高增长,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业绩预期 [2][29] - 1H24公司800G/400G产品出货占比快速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快速提升 [3][30] - AI有望开启光模块产业新一轮成长周期,带来更大市场需求、更短迭代周期,头部厂商市场地位稳固 [4][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公司预计1H24归母净利润21.5 - 25.0亿元,同比增长250% - 307%;扣非归母净利润约21.0 - 24.5亿元,同比增长260% - 320% [2][29] - 2Q24归母净利润11.4 - 14.9亿元,符合预期(13.5亿元),环比增长13% - 48%;扣非归母净利润11.1 - 14.6亿元,环比增长12% - 47% [2][29] 产品结构 - 1H24得益于800G/400G等高端产品出货比重快速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3][30] - 1H24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前,苏州旭创净利润22 - 27亿元,同比增长190% - 256% [3][30] - 1H24确认股权激励费用使归母净利润减少约9100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增加归母净利润约2600万元 [3][30] AI对光模块产业影响 - 更大市场需求:AI时代大规模GPU集群推动高速光模块需求增长,AI应用落地驱动推理侧需求浮现 [4][31] - 更短迭代周期:GPU快速迭代使光模块升级周期扭转放缓趋势,刺激云厂客户需求释放 [4][31] - 头部厂商市场地位稳固:AIDC对光模块可靠性要求提高、迭代周期缩短,头部厂商地位稳固 [4][3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99/81.11/99.37(前值:50.99/63.38/77.57)亿元 [2][5][29][32] - 可比公司2024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38x,考虑公司龙头地位,给予24年42x PE,对应目标价191.00元 [2][5][29][32]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9,642|10,718|27,646|41,631|50,122| |+/ %|25.29|11.16|157.94|50.59|20.39| |归母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1,224|2,174|5,099|8,111|9,937| |+/ %|39.57|77.58|134.58|59.07|22.52| |EPS(人民币,最新神簿)|1.09|1.94|4.55|7.23|8.86| |ROE (%)|10.22|14.94|25.88|29.32|26.54| |PE(倍)|137.51|77.44|33.01|20.75|16.94| |PB(倍)|14.09|11.80|8.69|6.16|4.54| |EV EBITDA(倍)|89.17|56.26|26.07|16.26|12.45|[6][33] 基本数据 - 目标价(人民币):191.00元 - 收盘价(人民币 截至7月12日):150.12元 - 市值(人民币百万):168,310 - 6个月平均日成交额(人民币百万):4.056 - 52周价格范围(人民币):85.22 - 187.70 - BVPS(人民币):14.01 [8][35]
中际旭创:Q2业绩符合预期,需求延续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