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方正证券给予开特股份“推荐”评级(首次)[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开特股份深耕汽车热管理,业务处于快速扩张期,产品线向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新领域延伸,客户资源和技术优势显著,受益于汽车“四化”趋势和热管理行业发展,预计未来业绩增长良好,给予“推荐”评级[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以汽车热管理产品为主阵地,业务版图不断扩大 - 公司是国内知名汽车热系统产品提供商,2019年起业务向多领域和全球市场拓展,业绩高速增长,2023年在北交所上市[9] - 截至2024Q1,公司实控人为郑海法,直接持股25.58%,前十大股东中部分为关联方,一致行动人包括王惠聪等,主要子公司业务布局明确[11] - 公司主要产品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细分产品有温度传感器、调速模块等,传感器类近年营收占比最大,2023年三类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39.46%、32.23%和27.34%[15][22] - 2013 - 2023年公司营收CAGR为11.77%,归母净利润CAGR达16.2%,2020 - 2023年营收CAGR为33.02%,归母净利润CAGR为54.52%,2020 - 2023年综合毛利率稳定在32% - 34%,2023年达近年最高[22][25] 公司新能源营收占比持续提升,产品矩阵持续拓展,客户资源和技术优势显著 - 公司产品线向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延伸,新能源车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9.22%提至2022年的31.12%,产品在汽车热管理系统多领域有应用,还拓展了新业务增长点[29][33] - 公司温度传感器和调速模块2020 - 2022年单价增长,产能利用率较高,通过多种方式增加产能,未来盈利能力有望增强[34] - 公司客户质量和数量优势明显,2023年中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前十均为客户,客户超200家,与众多客户合作稳定,还获多项体系认证[35][38] - 公司产品核心部件制备门槛高,掌握传感器核心环节制造工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成果应用于产品,2020 - 2022年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高,截至2023年底有331项专利[40][41][42] - 我国热管理系统需求大,新能源发展为国内厂商带来机遇,国际厂商占主要份额,但国内厂商有望崛起,公司部分产品获荣誉,在行业有一定地位[43][44][45] 汽车“四化”大趋势及双碳大背景下,汽车电子和热管理行业空间巨大 -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长,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增37%,渗透率从2014年的0.4%提至2023年的38%,2024年6月达48.6%,2023年L2智驾渗透率从29%增至37.6%[47][48] - 汽车“四化”带动汽车电子单车价值量提升,成本占比从70年代不足4%增至2020年约30%,预计2030年达50%,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攀升,热管理对汽车重要性增加,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与传统燃油车有差异且要求更苛刻[52][54][55] - 汽车热管理系统产业链涵盖多环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3倍左右,国际厂商占全球主要份额,国内厂商有望抢占份额,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行业市场规模达1494亿元[57][58][6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传感器业务营收增速为31%/32%/33%,执行器业务为30%/29%/28%,控制器业务为20%/21%/22%,其他业务为5%/6%/7%,营收增速分别为27.42%/27.97%/28.49%,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2.89%/33.43%/33.96%[61] - 选取奥联电子、安培龙为可比公司,公司2024 - 2026年估值显著低于平均水平[63]
开特股份:公司深度报告:深耕汽车热管理,业务处于快速扩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