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而泰:控制器基本盘稳步推进,汽车电子业务加速发展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H1公司营收45.69亿元同比增26.97%,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2.21%,虽子公司铖昌科技影响合并报表净利润,但控制器业务净利润增长好,24H1达2.09亿元同比增28.33% [2][3] - 下调公司2024 - 2026年EPS预测分别为0.56元(前值0.82元)、0.74元(前值1.08元)和0.92元(新增),对应2024年8月23日收盘价PE分别为16.4/12.4/10倍,考虑公司在控制器领域竞争优势,下游需求回暖有望业绩修复,维持“推荐”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行业为电子,网址www.szhittech.com,大股东刘建伟持股15.94%,实际控制人刘建伟,总股本931百万股,流通A股807百万股,总市值86亿元,流通A股市值74亿元,每股净资产4.87元,资产负债率53.1% [1] 财务数据 历史及预测营收与利润 - 2022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59.65亿、75.07亿、97.81亿、118.48亿、143.2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0.3%、25.8%、30.3%、21.1%、20.9%;净利润分别为4.38亿、3.31亿、5.24亿、6.90亿、8.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20.9%、 - 24.3%、58.2%、31.7%、23.9% [3]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6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62.22亿、77.42亿、94.73亿、114.46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37.43亿、33.94亿、30.36亿、27.08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99.65亿、111.37亿、125.09亿、141.54亿元;流动负债分别为44.95亿、54.29亿、64.70亿、76.91亿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1.86亿、1.62亿、1.48亿、1.44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46.81亿、55.91亿、66.18亿、78.35亿元 [6] 利润表 - 2023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75.07亿、97.81亿、118.48亿、143.28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60.37亿、78.31亿、94.58亿、114.5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8亿、5.24亿、6.90亿、8.56亿元 [6]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6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31亿、3.20亿、7.04亿、7.7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5.15亿、0.06亿、0.06亿、0.0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05亿、 - 3.69亿、 - 3.50亿、 - 4.68亿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1.20亿、 - 0.43亿、3.60亿、3.12亿元 [7] 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2023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5.8%、30.3%、21.1%、20.9%;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 33.7%、53.6%、31.7%、23.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 24.3%、58.2%、31.7%、23.9% [8] - 获利能力:2023 - 2026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19.6%、19.9%、20.2%、20.1%;净利率分别为4.4%、5.4%、5.8%、6.0%;ROE分别为7.3%、10.9%、13.4%、15.3%;ROIC分别为7.7%、11.6%、13.7%、16.2% [8] - 偿债能力:2023 - 2026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7.0%、50.2%、52.9%、55.4%;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10.8%、 - 11.0%、 - 16.2%、 - 20.4%;流动比率分别为1.4、1.4、1.5、1.5;速动比率分别为0.9、0.9、0.9、0.9 [8] - 营运能力:2023 - 2026年预计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8、0.9、0.9、1.0;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1、3.1、3.1、3.1;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0、3.0、3.0、3.0 [8] - 每股指标:2023 - 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0.36元、0.56元、0.74元、0.92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36元、0.34元、0.76元、0.83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4.88元、5.16元、5.53元、5.99元 [8] - 估值比率:2023 - 2026年预计P/E分别为25.9倍、16.4倍、12.4倍、10.0倍;P/B分别为1.9倍、1.8倍、1.7倍、1.5倍;EV/EBITDA分别为22.8倍、9.7倍、7.9倍、7.0倍 [8] 业务板块情况 - 家电控制器业务:发挥竞争优势拓市场丰富产品线,24H1国内家电业务收入翻倍,业务收入29.17亿元同比增35.3% [3] - 电动工具控制器业务:凭借服务和技术实力进入多个头部客户供应体系,获核心客户平台级项目,24H1业务收入4.94亿元同比增11.83% [3] - 汽车电子业务:成重要业绩增长驱动力,突破多个客户获供应资质和ODM项目订单,产品适用于多款车型,24H1收入3.95亿元同比增73.73% [3][4] - 智能化产品业务:以AI、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依托研发生产,智能床垫等已规模生产交付,与优质客户合作,24H1业务板块收入5.62亿元同比增34.7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