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研高纳:2024H1实现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16.6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H1实现营收17.29亿元,同比+18.05%;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16.61%;扣非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18.00% [1] - 铸造合金是2024H1收入主要增长点,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提升 [1] - 存货和预付款项增长,说明公司为应对需求增长而加大备货和采购,未来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1] - 公司是国内高温合金平台型企业,自身实力强,产品种类持续拓展,成长路径清晰,未来有望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润表 - 收入端:2024H1铸造合金营收12.42亿元,同比+38.00%;变形合金营收3.30亿元,同比-6.47%;新型合金营收1.49亿元,同比-23.71% [1] - 盈利能力端:2024H1公司毛利率31.90%,同比+3.22pct,净利率14.74%,同比+2.06pct,毛利率提升或因镍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净利率提升幅度较小主要系销售/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0.80/1.09pct [1] 资产负债表 - 存货:2024H1为18.41亿元,较期初增长12.61%,其中原材料、在产品分别较期初增长28.17%、3.95%,说明公司为应对需求增长而加大备货 [1] - 预付款项:2024H1为0.98亿元,较期初增长175.93%,说明公司为应对需求增长而加大采购 [1] 自身实力 - 公司是我国高温合金及轻质合金领域技术水平最为先进、生产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是国内航空、航天、舰船和核电等行业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 [2] - 自1958年以来公司共研制各类高温合金120余种,其中变形高温合金90余种,粉末高温合金10余种,均占全国80%以上 [2] - 最新出版《中国高温合金手册》收录的201个牌号中,公司及其前身牵头研发114种,占总牌号数量的56% [2] - 公司已经布局近乎全部的在研及批产航发型号,将受益于两机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 [2] 产品种类持续拓展 - 2024H1公司研发支出1.19亿元,同比+12.56%,产品持续突破和拓展 [2] - 铸造合金方面,公司实现多种涡轮铸件批产交付任务,推动大尺寸薄壁精密铸造技术向前发展 [2] - 变形合金方面,某型号合金涡轮盘锻件实现小批量生产 [2] - 粉末合金方面,公司完成Ti2AlNb棒料制粉工作,拓展Ti2AlNb锻件在涡轴发动机领域应用 [2] - 3D打印方面,公司积极布局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集成材料开发、母合金、制粉、打印、热等静压、检测等全链条技术能力 [2] 成长路径 - 公司聚焦两机领域,打造高温母合金材料+零部件的平台型企业,从新型号渗透到维修市场快速扩大,并通过青岛新力通打开石化和冶金市场 [2] - 公司布局金属增材制造粉末等业务领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新动能 [2]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8亿元、5.13亿元、6.3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X、21X、17X [2] 财务指标 |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百万元)|增长率yoy(%)|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增长率yoy(%)|EPS最新摊薄(元/股)|净资产收益率(%)|P/E(倍)|P/B(倍)| | ---- | ---- | ---- | ---- | ---- | ---- | ---- | ---- | ---- | |2022A|2879|43.8|337|10.5|0.43|11.3|31.9|3.4| |2023A|3408|18.4|319|-5.2|0.41|11.2|33.6|3.2| |2024E|4132|21.2|408|27.8|0.53|12.5|26.3|2.9| |2025E|4967|20.2|513|25.8|0.66|13.7|20.9|2.6| |2026E|5909|19.0|632|23.2|0.82|14.8|17.0|2.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