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3] 报告核心观点 - 重庆银行息差拖累效应减弱、不良新生成压力减轻,基本面持续改善带动业绩平稳增长,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7/53.73/56.48亿元,同比增长4.0%/4.8%/5.1%。当前对应2024年PB仅为0.42x,估值具备修复空间[7] 业绩 营收及利润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1.6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4.1%,24H1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较24Q1下降2.6pc、提升0.1pc[1] 利息净收入 - 24H1同比增速为-3.0%,较24Q1降幅收窄0.6pc,24H1净息差为1.42%,较23A下降10bps。生息资产收益率(3.92%)、贷款收益率(4.54%)分别较23A下降21bps、下降20bps,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分别较23A下降25bps、下降53bps至4.99%、4.61%。得益于低收益的票据资产压降、提高一般性贷款投放力度,资产端收益率降幅有所缓和。计息负债成本率(2.65%)、存款成本率(2.64%)分别较23A下降9bps、下降15bps,各类存款成本均有明显下降,受存款定期化趋势影响,抵消了部分存款成本改善的效果[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 24H1同比增速为+160%,较24Q1下降35pc,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保持高增,主要由于当期理财产品管理费及超额报酬较上年同期增长,代理理财业务收入(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占比66%)同比增长259%[1] 其他非息收入 - 24H1其他非息收入14亿元,同比增速为+2.2%,较24Q1下降16pc,其中,投资收益16亿元,同比增长32.5%[2] 资产质量 不良率及拨备覆盖率 - 6月末不良率为1.25%,较3月末下降8bps,关注率、逾期率分别为3.10%、1.90%,分别较上年末下降26bps、下降6bps,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250%、3.12%,分别较3月末提升16pc、提升3bps[2] 对公不良 - 对公不良率(0.99%)较上年末下降34bps,对公不良额下降4.5亿元,主要得益于批发和零售业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262bps至2.57%,不良贷款减少4.7亿元[2] 个人不良 - 个人不良率(2.44%)较上年末提升46bps,个人不良额增加4.5亿元,个人贷款各个条线不良率及不良余额均有提升,与行业趋势一致[2] 不良生成率 - 24H1不良生成率较23A提升17bps至0.56%((虑核销和和收)),其中24H1销和转出规模13.6亿元(公司贷款销和9亿元、个人贷款销和4.6亿元),同比多销和9.8亿元,收)已销和贷款2.4亿元,同比多收)0.3亿元[2] 资产负债 资产 - 6月末资产总额达8060亿元,较年初增长6.1%,贷款总额达4170亿元,较年初增长6.9%,24H1信贷增量为268亿元(Q1、Q2分别净增145亿元、123亿元),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加420亿元、增加6亿元,票据贴现则大幅压降157亿元。公司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公贷款主要投向基建相关领域(在24H1对公新增贷款中占比达85%),个人贷款方面,自营线上消费贷款"捷e贷"规模快速增长,消费贷较年初增加9亿元[7] 负债 - 6月末存款总额达4500亿元,较年初增长8.5%,24H1存款增量为352亿元,增量基本来自个人定期存款(24H1净增加316亿元)[7]
重庆银行:存款成本改善,资产质量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