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庆银行(601963)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银行(01963.HK)发行24亿元债券
格隆汇· 2025-07-31 18:05
债券发行概况 - 重庆银行获批发行2025年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第二期),发行日期为2025年7月29日至30日 [1] - 本期债券总发行规模为人民币24亿元,分为两个品种 [1] - 品种一发行规模21亿元,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1 80% [1] - 品种二发行规模3亿元,为3年期浮动利率债券,票面利率1 85%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向小型微型企业发放贷款 [1] - 资金用途符合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要求 [1] - 该专项金融债券旨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持 [1]
重庆银行(01963) - 海外监管公告 - 关於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7-31 17:5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 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BANK OF CHONGQING CO., LTD.* (股份代號:1963) 海外監管公告 本公告乃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本行」)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 13.10B條而作出。 茲載列本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刊發之《關於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發行完畢 的公告》,僅供參閱。 代表董事會 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楊秀明 中國重慶,2025年7月31日 重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於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註 冊 成 立 的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2025 年 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第二期)(以下简称"本期债券")于 2025 年 7 月 29 日簿记建档,202 ...
重庆银行(601963) - 关于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7-31 16:45
证券代码:601963 证券简称:重庆银行 公告编号:2025-050 可转债代码:113056 可转债简称:重银转债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发行完毕的公告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2025 年 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第二期)(以下简称"本期债券")于 2025 年 7 月 29 日簿记建档,2025 年 7 月 30 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为人民币 24 亿元,其中:品种一发行规模人民币 21 亿元,为 3 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 利率为 1.80%;品种二发行规模人民币 3 亿元,为 3 年期浮动利率债券,票面利 率为 1.85%。 本期债券发行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 批准,全部用于向小型微型企业发放贷款,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特此公告。 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5 年 7 月 31 日 1 ...
一季报“开门红” 重庆银行围绕“五高”战略新定位加快发展转型
经济观察网· 2025-07-31 15:33
2024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重庆银行(601963)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提出"五高"战略新定 位,以高目标引领、高站位转型推进高效率运行、高品质服务,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3月份披露的重庆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该行在营收、净利润稳健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进一步向好。4 月26日,重庆银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81亿元,同比增长5.30%;净利润 17.07亿元,同比增长5.43%,实现"开门红"。 截至一季度末,重庆银行总资产为9316.99亿元,规模迈向万亿大关。重庆银行"稳中向好、进中提 质"的背后,是该行持续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围 绕"五篇大文章"夯实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作为直辖市重庆的地方法人银行,"五高"战略新定位推动 重庆银行更好服务发展大局,重庆银行将抢抓政策机遇,加快发展转型,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贡献自身 力量。 迈向万亿城商行 2024年,重庆银行对原有"1-3-3"战略框架体系进行了新阐述,提出了"五高"战略新定位,包括: 高目标引领,对标同类机构、先进同业,实现更高水平和更快速度发展。 高站位转型,依托 ...
重庆银行涨0.30%,成交额1.26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819.82万
新浪财经· 2025-07-30 15:53
1、重庆银行最近3年的股息率分别为:5.83%,5.86%,4.46% 2、公司互动平台回复:2021年,本行推出与区县财政和政府性担保公司合作支持农业基础设施的"乡村 振兴贷",创新抵质押方式支持生猪养殖产业的"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推动"两山两化?好企助农贷"纳入 全市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联合承销重庆东北部地区超短期乡村振兴融资券。本行将加大对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依托"1 2 N普惠金融到村"、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 等平台,加强营销力度,强化与重庆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等政府性担保公司的合作,共同推进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服务。 3、公司注册地址为重庆市江北区永平门街6号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30日,重庆银行涨0.30%,成交额1.26亿元,换手率0.66%,总市值353.37亿元。 异动分析 高股息精选+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 资料显示,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1期19楼1918室,成立日期1996年9月 2日,上市日期2021年2月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提供公司及个 人银行产品和服务以及资金市场 ...
33家银行上榜《财富》中国500强 成都银行排名提升35位
经济观察网· 2025-07-29 17:01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银行业表现 榜单概况 -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总营收14.2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7% 净利润7564亿美元同比增长7% [3] - 33家商业银行入围较上年增加5家 营收合计1.33万亿美元利润2662亿美元占500强总利润35% [3] - 新增5家银行均为区域性银行包括广州农商银行、天津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及青岛银行 [1] 国有大行表现 - 工商银行以2214.61亿美元营收蝉联银行业第1名总榜第5名 [3] - 农业银行营收1974.66亿美元总排名升至第7位 [3] - 建设银行营收1967.38亿美元总排名下滑至第8位 [3] - 中国银行营收1761.43亿美元总排名升至第9位 [3] - 交通银行营收758.34亿美元总排名下降3位至第46位 [3] 股份制银行表现 - 招商银行营收703.85亿美元排名上升3位至第49名 [3] - 兴业银行营收574.77亿美元排名下降1位至第62名 [4] - 浦发银行营收489.44亿美元排名下降1位至第78名 [4] - 民生银行营收402.17亿美元排名下降3位至第91名 [4] - 华夏银行营收260.30亿美元排名下降3位至第150名 [4] - 浙商银行营收187.23亿美元排名上升4位至第176名 [4] 民营银行表现 - 微众银行营收938.84亿美元排名飙升21位至第261名 [4] - 微众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成为榜单中仅有的两家非上市银行 [1] 区域性银行表现 - 成都银行营收65.55亿美元排名飙升35位至第324名成为"进步王" [1][6] - 杭州银行排名上升26位至第238名 [1][6] - 重庆银行排名上升24位至第425名 [6] - 南京银行排名上升14位至第201名 [6] - 徽商银行排名上升16位至第242名 [6] - 长沙银行排名上升15位至第325名 [6] - 贵阳银行排名上升14位至第431名 [6] - 上海农商银行营收71.6亿美元排名上升12位至第311名 [6] - 重庆农商行营收73.92亿美元排名上升4位至第310名 [6] 新上榜银行表现 - 广州农商银行营收56.48亿美元首次上榜即排名第354名 [7] - 成都农商银行营收50.87亿美元首次上榜即排名第383名 [1][7] - 天津银行首次上榜排名第380名 [6] - 哈尔滨银行首次上榜排名第399名 [6] - 青岛银行首次上榜排名第495名 [6] 区域经济影响 - 区域性中小银行表现优异反映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战略的深度赋能 [2] - 长三角地区银行表现突出江苏银行以218.79亿美元营收领跑城商行排名上升4位至第162名 [5] - 宁波银行营收170.87亿美元排名上升8位至第186名 [5] - 上海银行营收155.91亿美元排名上升5位至第193名 [5]
本周聚焦:银行理财2025H1半年报: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母行代销占比降至65%左右
国盛证券· 2025-07-27 14: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政策或冲击出口,但中长期国内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政策催化,顺周期主线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有持续性 [9] - 顺周期策略下关注宁波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常熟银行;红利策略下关注上海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渝农商行、沪农商行,以及基本面积极变化的重庆银行 [9] 各部分总结 2025上半年理财市场运行情况 - 规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30.67万亿元,同比增长7.53%,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6.4万亿元,同比下降14.55% [1] - 市场格局:截至二季度末,32家理财公司产品存续规模占比89.61%,较上年末提升1.8pc,理财产品净值化推进加剧市场马太效应 [2] - 资产配置:截至二季度末,理财产品以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为主,合计占比80.4%,较上年末下降1.4pc,债券占比41.8%,较上年末下降1.7pc,信用债占比下降,利率债占比提升,同业存单占比下降,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提升,公募基金配置比例提升1.3pc至4.2% [3] - 理财收益:2025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较2024年下降53bp,收益率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行 [4] - 理财代销:截至2025年6月末,569家机构代销理财公司产品,较年初增加7家,母行代销金额占比降至65%左右 [5][8] 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 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18489.02亿元,环比上周增加3025.15亿元 [10] - 两融:余额1.94万亿元,较上周增加1.96% [10] - 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276.04亿元,环比上周增加61.20亿元,7月以来发行925.76亿元,同比增加390.93亿元,其中股票型282.73亿元,同比增加231.01亿元,混合型85.31亿元,同比增加54.03亿元 [10] 利率市场跟踪 - 同业存单:本周发行规模5156.9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4307.90亿元,当前余额20.75万亿元,较6月末减少3657.80亿元,本周发行利率1.61%,环比上周减少1bp,7月发行利率1.61%,较6月减少5bps [11] - 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0.74%,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0.86%,环比6月下降20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0.90%,环比上周下降10bps,7月平均利率1.02%,环比6月下降20bps [11]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平均为1.71%,环比上周增加4bps [11] -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新发行2054.40亿元,环比上周增加440.16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25943.86亿元 [11] - 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本周新发行118.65亿元,平均利率2.08%,全年累计发行18304.35亿元 [11] 本周聚焦 相关图表 - 展示理财产品存续情况、平均年化收益率、资产配置情况、理财公司代销机构数量和母行代销金额占比情况等图表 [15][16][18] 主要新闻 - 央行公布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等数据 [25] - 央行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意见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25] - 财政部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税收收入情况 [26] 主要公告 - 多家银行有债券发行、人事变动、业绩快报、诉讼、分红、授信等公告 [27][28][29] 附:周度数据跟踪 - 各地区已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及平均利率 [34] - 本周金融板块表现 [35] - 金融涨跌幅前10个股情况 [37] - 银行票据转贴价格走势 [39] - 资金市场利率近期趋势 [42] - 3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势(分评级) [48] - 股票日均成交金额和两融余额 [44] - 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规模 [46] - 银行转债距离强制转股价空间 [49] - 各类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情况 [50] - 非货币基金发行情况 [52]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情况 [54] - 银行板块部分个股估值情况 [55] - 券商板块及部分个股估值情况 [56] - 保险股P/EV估值情况 [57]
“反内卷”如何影响信贷脉冲?
东北证券· 2025-07-24 14: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反内卷”对信贷冲击整体较小,但略大于供给侧改革,可能导致相关行业不良率向上跳跃 [11][42] - 信贷管理是银行参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对整体信贷增速影响较小,对股份行影响大于国有行,且会使产能过剩行业不良率断点跃升 [6][13] - 建议关注厦门银行、重庆银行、渝农商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等,以及国有大行 [2][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管理是银行响应供给侧改革的手段之一,但对整体信贷增速影响较小 - 2013 - 2016年,政策多次提及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涉及钢铁、水泥等行业 [12] - 银行参与供给侧改革的信贷管理手段为减持过剩产能行业信用债,细化客户名单和总行上收准入权限以限制信贷额度 [12][13] - 2015 - 2017年,社融口径人民币信贷同比增速分别为14%、13.5%和13.5%,社融整体增速分别为12.5%、12.6%、14.8%,增速波动较小 [6][13] 供给侧改革对信贷冲击程度小于1%,且股份行影响更大 信贷压缩节奏:2H16 - 1H17是信贷管理高峰 - 过剩产能行业信贷占对公信贷比例,股份行大于国有行,如2015 - 2017年建行占比小于招行、中信银行 [18] - 2H16 - 1H17是银行信贷压缩高峰期,以钢铁行业为主,压缩后过剩产能行业贷款占比减小,增速低于一般对公贷款 [18] 信贷冲击测算:整体小于1%,股份行影响大于国有行 - 用受冲击规模占比衡量供给侧改革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样本数据中建行2016 - 2018年受冲击规模占比区间为[-0.1%,-0.4%],招行2016年为-0.4%,中信银行为[-0.4%,-0.8%] [22] - 行业测算中,国有行2016 - 2018年受冲击规模占比为[-0.17%,-0.33%],股份行为[-0.42%,-0.72%],整体冲击较小,对国有行冲击小于股份行 [22][23] 上市公司验证:与信贷冲击测算一致,但钢铁行业最先受到影响 - 从各行业上市公司获取信贷规模数据推算行业信贷规模,2016 - 2018年信贷规模压缩明显,钢铁行业压缩高峰在2016年,其余行业在2017年,整体节奏与银行信贷测算一致,但测算可能偏高 [28] 不良率的影响:信贷管理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不良暴露 - 招商银行过剩产能行业信贷压缩后,不良率缓慢下行但高于2016上半年以前水平,2H16跳跃上行,同期上市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也跳升,推测是信贷管理加剧了不良暴露速度 [32] - 此前报告发现股份行2016 - 2017年对公信贷实现收益率相对2015年之前下降且低于国有行,是对公不良贷款释放所致,本报告认为是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占比高对应所致 [32] 从锚定到调整:预测反内卷的影响更大 - “反内卷”涉及行业中私营企业数量占比大于供给侧改革时期,银行偏好国有企业信贷供给,信贷调控时民营企业可能率先受冲击 [45] - 目前银行业面临资产荒,处于信贷低增速时代,信贷调控对信贷增速冲击可能略大 [45] - 银行信贷重定价加权久期虽下降但仍高于2017年以前水平,信贷调控限制新增额度时,达到一定压缩水平需更长时间调控 [45]
2025Q2末银行股机构筹码追踪:主动筹码增幅有限
浙商证券· 2025-07-21 18: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2银行股机构持仓水平提升,主要依靠被动拉动,主动公募持仓增幅有限,筹码结构健康,低估值或基本面优异的股份行、城商行受青睐 [1] -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低利率大趋势下资产荒银行牛,建议用牛市思维看待和参与本轮银行股行情,当下是长周期的开始,2024年重点推荐国有行,2025年A股重点推荐经济发达地区的改善型银行,港股关注价值型央企背景银行 [5] 各部分总结 整体水平 - 25Q2末银行股公募持仓水平上升,偏股型公募+北上合计持有银行股数较25Q1末提升8.5%,占自由流通股的占比较25Q1末提升0.7pc,主要增持力量来自被动资金,主动型公募+北上持仓增幅有限,筹码结构健康 [1] - 25Q2末,主动型公募、指数型公募、北上资金持股数环比+6.3%、+39.0%、+2.3%,占自由流通股比例环比分别+0.1pc、+0.6pc、基本持平 [1] - 子行业中,中小银行持仓增加,25Q2末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机构持股数占自由流通股比例,分别较25Q1末+0.1、+1.2、+1.0、+0.6pc [1] 个股情况 - 低估值股份行、基本面优质城农商行资金增持力度加大,机构持仓增幅最大的银行为民生、中信、平安、重庆、渝农,25Q2末持股数占自由流通股比例,分别较25Q1末提升3.2、2.9、2.7、2.6、2.6pc [2] 北上资金 - 25Q2北上资金整体持仓保持平稳,25Q2末北上资金持股数环比上升2.3%,持股占自由流通股比例环比持平 [3] - 子行业来看,农商行的北上资金流出幅度较大,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北上资金持股数占自由流通股比例,环比分别+0.1、持平、+0.2、-0.3pc [3] - 个股来看,北上资金偏好高股息银行,25Q2末平安、成都、中行、光大、建行,北上资金持股数占自由流通股比例,环比分别上升2.1、2.0、1.4、1.1、1.1pc [3] 被动公募 - 受红利ETF、沪深300ETF等指数扩容、权重调整影响,25Q2指数型基金继续加仓银行股,25Q2末持股数环比提升39.0%,持股占自由流通股比例环比提升0.6pc [4] - 个股来看,相关指数权重股如中信、常熟、苏州等,指数产品的增持幅度较大 [4] 主动公募 - 25Q2主动型公募银行重仓持股数环比提升6.3%,持股占自由流通股比例环比提升0.1pc,主动型公募的银行重仓市值占比环比回升,25Q2末,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银行股比例3.6%,环比提升0.6pc,主动公募的持仓增幅整体低于预期 [5] - 个股来看,低估值或基本面优异的股份行、城商行,主动型公募重仓比例上升幅度较大,25Q2末,杭州、江苏、民生、招行、中信的公募基金重仓比例环比分别上行0.15、0.11、0.08、0.07、0.05pc [5] 银行观点及推荐组合 - 继续看好银行板块,建议用牛市思维看待和参与本轮银行股行情,当下是长周期的开始 [5] - A股推荐组合为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兴业银行 [5] - 港股建议关注价值型央企背景银行,关注港股国有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 [6]
为什么联名信用卡越来越少?
36氪· 2025-07-21 12:38
信用卡行业调整趋势 - 中国信用卡产业经历四十年发展后进入调整期,多家银行关停信用卡中心并停发联名卡产品[1] - 2025年以来至少7家大行停发22款联名卡,包括浦发西贝莜面村卡、中信QQ音乐卡等产品[2] - 停发后原持卡人将换发标准信用卡,原联名权益终止并按新卡标准享受服务[4] - 停发原因集中于"业务调整"(占比63%)和"合约到期"(占比21%)两类[6] 联名卡运营模式分析 - 联名卡占停发产品76%,具有银行金融服务+合作方权益的双重属性[5] - 该模式曾帮助银行快速获客,但存在权益同质化(相似度达68%)、用户留存率低(仅32%持续使用)等问题[9] - 热门IP联名卡在热度消退后吸引力下降,导致银行运营成本上升(单卡年均维护成本约85元)[9] - 合作模式不可持续性凸显,第三方权益兑现率仅41%,影响用户体验[9] 监管政策影响 - 2024年7月《信用卡业务新规》全面实施,要求睡眠卡比例控制在20%以内[10] - 新规促使银行清理低效卡种,2024年行业卡量同比下降5.14%至7.27亿张[11][13] - 交通银行信用卡量减少831万张,招行信用卡消费额下降3900亿元[11] - 多家银行对18个月无交易卡片进行限制处理,信用卡中心网点缩减37%[16] 银行转型举措 - 产品策略转向标准卡升级,如浦发14款联名卡统一更换为梦卡系列[14] - 架构调整加速,平安银行等将信用卡中心并入一级部门[16] - 资源聚焦高频消费场景,数字化营销投入增长42%[7] - 目标客群年轻化(25-35岁占比61%),注重刚性需求挖掘[18] 行业数据变化 - 人均持卡量从2020年0.56张降至2024年0.52张[11] - 卡总量连续三年负增长,2024年减少4000万张[13] - 头部银行发卡量普降,交行卡量降幅达11.6%[11] - 联名卡在存量卡中占比从31%降至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