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开特股份"增持"评级 [1][2][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开特股份是国产汽车热管理传感器"小巨人",深耕汽车热管理行业,产品体系丰富,营收和净利持续增长 [1] - 汽车热管理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需求强劲,进口替代有望加速 [1] - 公司产品技术国内领先,客户优质稳定,前瞻布局智能化,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 [1]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1.75/2.2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4/14.0/10.8倍,估值水平相对合理 [2][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汽车热系统产品"小巨人" - 基本概况: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国内知名汽车热系统产品提供商,2015年挂牌,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际控制人为郑海法,前十大股东中有其一致行动人;子公司包括武汉奥泽、海特汽车科技等,协同配套 [5] - 产品体系:产品主要分为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三大类,品类齐全,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将拓展至更多智能化产品 [7] - 经营情况:2019 - 2023年营收从2.54亿元增至6.53亿元,CAGR=26.6%,净利润从0.09亿元增至1.14亿元,CAGR=87.8%;2024年上半年营收3.47亿元,同比+21.3%,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19.8%;主要收入来源为传感器类产品,执行器类收入占比稳步提升;传感器产品毛利率显著高于执行器与控制器;国内市场为主要收入来源;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占比快速提升;费用率持续优化,净利率水平显著提升 [10][11][12] 二、汽车热管理行业:市场空间广阔,进口替代有望加速 - 市场空间广阔,单车价值量有望快速提升:公司产品属汽车电子产品,用于汽车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汽车电子单车价值量和市场规模快速提升,预计2030年汽车电子占汽车总价值量将达50%;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为824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494亿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增长快,需求大 [14][15] - 行业竞争格局由海外厂商主导,进口替代有望加速:国际厂商占据全球汽车热管理行业主要市场份额,截止2021年,电装、翰昂、法雷奥占据57.4%;国内汽车热管理行业竞争格局趋向多元化;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有望加速进口替代,助力国产品牌弯道超车 [17][18] -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有望持续拉动汽车热管理发展:双碳战略助推汽车热管理进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需求更多,需主动制热,新增电池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是传统燃油车的3倍左右 [20] 三、公司亮点:产品技术国内领先,客户优质稳定,前瞻布局智能化 - 国内汽车热管理传感器领军者,掌握多项核心技术:2020 - 2022年,公司车用系列传感器产品销售收入位居前三;掌握NTC热敏电阻器件制备、有刷直流鼓风机PWM调速等多项核心技术;截至2023年,拥有专利331项,具备同步研发设计能力 [23] - 客户资源雄厚优质,同海外厂商产品差距不断缩小:客户超200家,覆盖主流汽车整车厂及热管理系统集成商;产品占客户采购比例高,多次获下游大客户优质供应商荣誉;依托本土优势,与海外厂商产品差距快速缩小 [25] - 深度绑定新能源头部整车厂,积极开展智能化布局:与比亚迪合作近20年,2023年对比亚迪销售金额达1.89亿元,占比28.98%;积极跟随电动化及智能化趋势,布局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传感器类产品 [27] 四、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传感器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8%和20%,毛利率50%;执行器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35%和30%,毛利率25%;控制器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8%和20%,毛利率15%;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24%和24%;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预计小幅降低 [28][29] - 投资建议: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1.75/2.2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4/14.0/10.8倍,选取安培龙/科博达作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水平相对合理,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29]
开特股份:首次覆盖报告:国产汽车热管理系统“小巨人”,电动化、智能化有望驱动高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