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格为 6.08 元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原材料及汇兑等因素影响,公司 24Q3 业绩承压;2024 - 2026 年将迎来产能释放期,智能化生产提质增效,发力品牌建设,助力公司价值提升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受原材料及汇率波动影响,下调公司 2024 年 EPS 至 0.34/0.52/0.61 元(原为 0.44/0.64/0.76 元);给予公司 2025 年 11.69 倍 PE,维持目标价 6.08 元 [6] - 24 前三季度营收 49.88 亿元,同比 +35.56%;归母净利润 3.80 亿元,同比 +139.49%;扣非净利润 3.64 亿元,同比 +162.53%;24Q3 营收 19.20 亿元,同比 +33.45%,环比 +18.17%;归母净利润 0.93 亿元,同比 -7.16%,环比 -30.21%;24Q3 受天然橡胶涨价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业绩承压 [6] - 半钢订单稳中带增,泰国、柬埔寨工厂产能加速放量,泰国二期项目 1000 万条半钢已完成 30%,柬埔寨二期项目于 8 月 28 日开始投产;24Q3 轮胎产量 570.3 万条,同比 +68.56%,环比 +21.75%;销量 551.8 万条,同比 +55.02%,环比 +27.38%,Q3 轮胎产品价格环比下降约 3% [6] - 截至 11 月 5 日,天然橡胶市场价格 17150 元/吨,月涨幅 -0.29%,季涨幅 +22.06%,半年涨幅 +25.57%;炭黑 8116 元/吨,月涨幅 -6.55%,季涨幅 +4.05%,半年涨幅 -3.38%;公司决定 11 月 10 日起对部分半钢产品开票价格上调 2% - 3%,缓解成本端压力 [6] - 公司践行“5X”战略,无锡、泰国、柬埔寨三基地布局,多项目进展顺利,产能有序释放;2024 - 2026 年将迎来产能释放期,成长性较强;持续推进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升级,全钢胎智能工厂加速产业提质增效,硫化“黑灯车间”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耗;注重品牌建设,“千里马、赤兔马”等多品牌综合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市场广泛认可 [6] 交易数据 - 52 周内股价区间 3.82 - 6.76 元,总市值 80.91 亿元,总股本 15.89 亿股,流通 A 股 15.77 亿股,流通 B 股和 H 股均为 0 [7]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 59.31 亿元,每股净资产 3.73 元,市净率 1.4,净负债率 60.68% [8] 财务摘要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20|5064|7320|10598|11588| |(+/-)%|-3.2%|22.9%|44.5%|44.8%|9.3%| |净利润(归母,百万元)|17|216|540|819|977| |(+/-)%|46.1%|1175.5%|149.8%|51.5%|19.3%| |每股净收益(元)|0.01|0.14|0.34|0.52|0.61| |净资产收益率 (%)|0.4%|3.9%|9.0%|12.3%|13.1%| |市盈率 ( 现价 & 最新股本摊薄)|476.98|37.40|14.97|9.88|8.28| [12] 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 2024E 营业总收入 73.2 亿元,营业成本 59.82 亿元等 [13] 可比公司估值 |证券代码|证券简称|收盘价(24/11/06)|2022A EPS|2023A EPS|2024E EPS|2025E EPS|2022A PE|2023A PE|2024E PE|2025E PE| |----|----|----|----|----|----|----|----|----|----|----| |601058.SH|赛轮轮胎|14.56|0.44|1.01|1.30|1.45|33.09|14.42|11.20|10.04| |002984.SZ|森麒麟|26.27|0.78|2.01|2.29|2.59|33.68|13.07|11.47|10.14| |601966.SH|玲珑轮胎|19.70|0.20|0.95|1.47|1.77|98.50|20.74|13.40|11.13| |均值| - | - | - | - | - | - |55.09|16.07|12.02|10.44| |601500.SH|通用股份|5.09|0.01|0.14|0.34|0.51| - | - | - | - | [14]
通用股份2024年三季报点评:24Q3业绩承压,多基地迎来产能释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