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晶苑国际:全球制衣巨头,护城河宽,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晶苑国际"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晶苑国际为全球制衣巨头,布局五大核心品类,拥有近五十年行业经验,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1] - 公司护城河宽,优质客户资源、海外多国制造平台、卓越研发能力支持共创业务模式、交叉品类销售 [2] - 展望未来,垂直一体化+技改助力盈利水平有望提升,美国收入占比下降有望减少贸易摩擦风险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全球成衣制造巨头,布局五大核心品类,近年来推进产业链垂直一体化 (一) 业务概况:全球成衣制造巨头,近年来积极进行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 - 晶苑国际成立于1970年,布局休闲服、运动及户外服、牛仔服、内衣、毛衣五大核心品类,各品类均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1][25]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香港,产能分布于越南、中国、柬埔寨、孟加拉及斯里兰卡,2023年成衣年产量约4.7亿件,员工人数约6.5万人 [26]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UNIQLO、GAP、Levi's、维密、Adidas、Nike、Lululemon、安德玛、PUMA等,2023年第一大客户优衣库收入占比32.7%,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2.2% [26] (二) 公司经营历史复盘:出海先行者,近年运动品类成为重要驱动力,布局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 公司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1970-2005年)、快速发展期(2005-2016年)、运动品类成为重要驱动力(2017年至今) [29][30][34] - 2016年公司收购Vista,进入Under Armour和PUMA的供应链,2021年进入Nike的供应链,2022年进入lululemon的供应链 [34] - 2021-2022年公司收购越南及孟加拉的两间布厂,继续推进垂直一体化,2024年在越南建立首个现代化中心进行先进设备开发 [2] (三) 实控人控股权稳定,核心管理团队资历深厚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罗乐风夫妇,控股权稳定且集中,截至2024H1,罗乐风及其配偶罗蔡玉清合计持有公司2184.1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76.56% [57] - 核心管理层在公司任职多年,行业及管理经验丰富,罗正亮先生自1988年加入公司,2008年接任行政总裁 [58] (四) 重视投资者回报,分红率呈现提升趋势,股息率高 - 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来,每年分红率均保持在30%以上,2023年提升至40%,2024中期分红提升至60% [62] - 2024H1股息率约为3.56%,在全部港股中排名前10% [62] 二、成衣制造行业:行业空间广阔,布局垂直一体化产能的企业盈利水平更优,市场份额有望向头部企业集中 - 全球服装市场规模大,2010-2023年全球服装零售市场规模从1.22万亿美元增长至1.47万亿美元,CAGR为1.8%,其中运动子行业增速较高,CAGR为4.3% [66] - 全球成衣制造行业集中度较低,2024H1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3635家,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67] - 品牌端柔性快反和质量要求提升、国内各类成本提升、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1] - 布局垂直一体化产能的头部制衣企业盈利能力通常更为占优,如儒鸿、申洲国际等 [69] 三、核心竞争力:优质客户资源、海外多国制造平台、卓越研发能力支持共创业务模式、交叉品类销售 (一) 深度绑定全球服饰品牌巨头,客户资源优质 - 公司与客户与国际品牌商客户合作历史悠久,优质的客户资源和紧密的合作关系是公司保持长期稳健增长的基础 [91]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UNIQLO、GAP、Levi's、维密、Adidas、Nike、Lululemon、安德玛、PUMA等,2023年第一大客户优衣库收入占比32.7%,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2.2% [92] (二) 布局海外多国产能,享受多重优惠条件,减少贸易摩擦风险 - 公司生产基地全球化布局,2023年公司海外员工数量占比82%,产能分布于越南、中国、柬埔寨、孟加拉、斯里兰卡 [103] - 公司海外各生产基地的人工、水电成本、棉花进口配额、关税优惠与我国对比,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地的成本优势明显 [87] (三) 设计研发能力卓越,共创业务模式提升合作黏性和产品附加值 - 公司设计研发能力卓越,通过共创模式与客户紧密合作,共同设计和研发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产品,建立排他性合作关系 [2] - 公司2014-2023年申请专利数量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26项 [105] (四) 交叉品类销售,拓展合作空间 - 多品类经营使公司在交叉销售上成效显著,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2] 四、展望未来:垂直一体化+技改助力盈利水平有望提升,美国收入占比下降有望减少贸易摩擦风险 (一) 持续推进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自动化技改,助力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 公司持续推进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自动化技改,2024年在越南建立首个现代化中心进行先进设备开发,助力盈利水平有望提升 [2] (二) 公司美国收入占比下降,有望进一步减少贸易摩擦风险 - 近年来公司美国收入占比下降,有望进一步减少贸易摩擦风险 [2] 五、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07/0.08/0.09美元/股,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5年9倍PE,对应合理价值0.74美元/股,折合5.77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 - 2022-2026年主营收入分别为2491/2177/2476/2805/3167百万美元,增长率分别为6.4%/-12.6%/13.7%/13.3%/12.9% [3] -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163/204/235/269百万美元,增长率分别为5.9%/-5.4%/25.0%/15.0%/14.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