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合理价值为17.78港元/股 [1] 核心观点 - 公司未来重磅产品或成为新的增长引擎,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亿元、1.41亿元、1.91亿元 [1] - 公司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66.0百万元,同比增长58.2%,归母净利润68.9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5] - 公司24年上半年神经血管介入产品收入243.5百万元,同比增长46.7%,外周血管介入产品收入120.6百万元,同比增长88.2% [15]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神经和外周血管介入器械,202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75] - 公司已在国内市场推出44款产品,覆盖超3000家医院,临床累计使用器械超60万个 [75] - 公司战略布局63款产品及候选产品,逐步丰富介入类产品组合 [75] 神经介入产品 - 公司神经介入产品线丰富,涵盖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产品,已上市23款产品 [76] - 公司重点研发产品包括自膨式颅内支架及载药自膨颅内支架,预计2027年底前将有6款产品获NMPA批准上市 [77] - 公司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推出6款产品,包括蛟龙颅内取栓支架、银蛇颅内支持导管及大禹球囊导引导管 [155] 外周介入产品 - 公司外周介入产品布局全面,已上市21款产品,覆盖动脉、静脉、血透通路和外周栓塞四大方向 [77] - 公司与Avinger公司合作,预计2025年推出OCT引导外周血管斑块旋切导引导管 [77] - 公司外周球囊扩张导管产品包括UberVana™药物涂层外周球囊扩张导管、UltraFree®药物洗脱PTA球囊扩张导管等 [192] 市场前景 - 中国神经介入手术数量预计从2020年的161,400台增长至2026年的740,500台,复合年增长率为28.9% [147]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3.0% [174] - 中国颅内动脉瘤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3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2% [155] 集采政策 - 公司积极参与集采,拓宽产品入院渠道,弹簧圈产品在多次集采中标后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161] - 公司在吉林等21省集采中标弹簧圈产品4,727个,占比1.9%,在广东省集采中标占比提升至4.1% [161][162] 国际化进展 - 公司海外产品主要覆盖欧盟国家,部分产品进入阿联酋、阿根廷和巴西等市场,未来将逐步取得更多国家的上市许可 [119] - 公司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达11.5百万元,同比增长84.2%,已在22个海外国家/地区实现销售收入 [131]
归创通桥-B:“外周+神介”双轮驱动,未来重磅产品或成业绩新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