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鹏饮料投资探:如何看待东鹏饮料出海机会?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7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全球化背后的增量空间、公司可能的行为曲线与估值定价出发,探讨东鹏饮料出海机会 [4] - 全球化战略背后是再造1.5个中国市场,预计东鹏饮料中长期收入400亿、利润80亿、对应PE仅15.8x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化背后的增量空间多大 - 东南亚容量:24年东南亚11国能饮市场42亿美元(约300亿人民币),为中国规模的49%,增速快于中国;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菲律宾、印尼6国合计占比达96%,其中越南、柬埔寨、缅甸增速相对最快 [11][13][14] - 量价拆分:印尼、马来渗透率潜力大,格局侧机会并存;东南亚整体均价分化大,部分国家有性价比抢占或消费升级机会 [15][16][20] - 整体格局:东南亚寡头林立,天丝、百事为第一梯队,Osotspa、卡拉宝为第二梯队,THP等本土品牌为第三梯队,第一大市场越南是必争之地 [21][22] - 从标杆市场看东鹏机会:越南市场东鹏具性价比和大包装优势,已具第一梯队实力;柬埔寨市场东鹏高性价比可抢占本土品牌空白,有Sting份额潜力 [26][30] - 从潜力市场看东鹏机会:印尼市场东鹏可借品牌投流抢占先机,发扬年轻化、大包装、便捷性;马来市场东鹏有望成为最具性价比、大包装、便捷性的国际品牌 [35][39] - 机会总结:东南亚是量增市场,东鹏聚焦标杆市场、布局潜力市场,性价比完胜对手,已具第一梯队实力,但面临品牌打造和本土化口味化难题 [43][44][46] 公司的行为曲线与估值定价 - 出海节奏:25年侧重组织机制和要素准备,26 - 27年有阶段性贡献;成立海外事业部,人员“高层国内派驻+基层当地招募”;正与投行接洽港股上市,募资或达10亿美元;首站越南子公司已开业 [50][53] - 产能准备:新规划5家工厂,除天津基地外均在南方,印尼工厂筹建体现出海战略重心;26 - 27年产能释放后出海加速,投产后可降低物流成本 [54][56] - 产品准备:采用“反向定价”确保价格竞争力,当前性价比凸显,未来将调整配方、设计贴合当地文化的包装 [57][60] - 渠道准备:以线下渠道为基础,与当地合作形成供应链和销售网络,率先进入标杆连锁渠道;采取分阶段营销策略,提高品牌曝光度和知名度 [61][62] - 远期思考:东鹏可拓展中东非、印度等新兴市场,假定中东非印10%份额可贡献38亿出厂收入,长期出海收入可近似内销 [66][68] - 出海空间:预计东南亚26 - 27年产能释放后加速业绩贡献,中期东鹏东南亚可进第一梯队,份额24%,对应62亿出厂收入,叠加新兴空间,天花板远期可达100亿 [69][72] - 全文总结:长期东鹏主业空间200亿、第二曲线100亿、出海100亿;主业稳态净利率有望达25%,新品和出海净利率预计15%,中长期收入空间400亿,利润空间80亿,对应当前PE仅15.8x [73][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