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石化炼化工程:国内领先能化工程公司,海外订单+煤化工放量驱动增长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中石化炼化工程,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6.25港元,目标价格8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石化炼化工程是国内领先能化工程公司,业务范围广泛,盈利能力稳定,分红具备持续性,在国内外市场均有良好发展机遇,海外订单和煤化工业务有望驱动其增长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际化炼化工程公司,业务范围广泛 - 中石化炼化工程是中国领先的能化工程建设企业之一,2013年5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可提供多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是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商,国际业务发展基础良好,品牌价值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12]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石化集团,下辖12家境内外子公司,产业链完整;2024年11月,中石化集团划转21998万股内资股给中国石油集团,约占总股本5% [13] - 2019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在500亿以上,2023年为562.61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稳定在20亿以上,2023年为23.36亿元;2023年海外收入56.21亿元,同比增长34.1% [16] - 2019 - 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稳定在10%左右,净利率在5%左右,近三年派息率稳定在65%,2024年派息金额和比例双增长 [22] 炼化工程领域竞争格局稳定,公司专业化布局 - 炼油与化工工程行业围绕炼油与化工行业建设项目提供服务,国内市场参与者包括勘察设计和建设施工企业,公司主要竞争对手有中国石油工程建设、中国寰球工程和中国化学等;该行业壁垒高,包括从业资质、技术和人才、资金实力、从业经验等方面 [27][29][32] - 公司下设12家子公司,在各细分领域专业化运营;起运公司装备和工程实施能力全国领先,全球吊装排名升至第七,获多项工程大奖;第十建设公司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服务商;广州(洛阳)工程是全面的技术先导型能源化工工程公司 [33][35][38] - 公司拥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2024年上半年科技研发创效明显,新签技术开发和许可转化合同额增长,新增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多且质量优化 [40] - SEG子公司宁波工程公司在气化技术领域优势独特,SE东方炉技术研发和项目实践成果显著,镇海基地一期2号煤焦制氢装置创造长周期运行新纪录,相关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41][42][44] - SEG子公司南京工程公司硫酸技术国内领先,在磷化工技术开拓新市场;承担多个国内外项目设计及技术服务 [45] - CCUS可助力石化行业低碳转型,行业空间广阔;南京工程公司领先开发多项CCUS技术,执行多套装置研发与设计,多个项目有重要意义 [49][53][54] 国内业务:炼化转型升级趋势延续,煤化工景气度跃升 - 中国炼油乙烯规模全球第一,未来仍有大型项目投产,炼化行业产业集中化和规模化趋势明显;国家政策为炼化和乙烯行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两桶油转型升级项目多 [55][59][61] - 国内“油转化、油转特”加速,乙烯项目建设带动规模增长,预计2024 - 2026年新增6200万吨/年炼油能力,到2028年新增近30套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公司多个炼化项目有序推进 [64][65] -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提升;截止2025年1月,全国煤化工项目约295个,各类型项目有一定产能;国家和新疆出台政策支持,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快;新型煤化工有望迎来投资浪潮,全国潜在投资总额达10329亿元 [68][71][76] 国际业务:聚焦中东景气区域,海外市场开发成果显著 - 全球炼油中心东移,2023Q4 - 2024Q3中东北非地区油气化工项目授标价值创新高,油气化工行业亮眼 [4] - 2024H1公司境外订单增长32.7%,在2023年高增速基础上继续放量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4/25/26年归母净利润25.25/27.57/29.43亿,EPS分别0.57/0.63/0.67元 [5] - 选取海油工程、中油工程、中国化学为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12倍PE,对应2025年目标价7.52元人民币/8港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