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PCB化学品龙头企业,延伸布局了锂电材料和锂电回收板块,电子化学品板块向上修复的同时锂电材料项目持续推进;考虑到公司锂电业务亏损且进行了资产减值计提,下调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 -1.58亿元,预计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亿元、1.26亿元,25 - 26年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39.6/58.87倍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1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35 - 1.9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亏68.66% - 54.73%;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6500 - 9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亏84.96% - 78.02% [1] 经营分析 - PCB化学品板块持续改善,新能源材料亏损拖累整体业绩;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扩大在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领域领先优势,2024年该板块实现盈利约2.08亿元 [2] - 新能源材料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叠加碳酸锂等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导致该板块整体经营亏损约1.93亿元;公司对相关长期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的减值及预计的处置损失增加亏损约1.67亿元 [2] - 公司对持续出现经营亏损的全资子公司的弥补亏损能力进行评估,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可弥补亏损金额约2300万元 [2] 项目进展 - 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稳步推进,锂电回收布局持续完善;2024年11月公司通过定增募集6.9亿元,其中6.1亿投入高性能锂电池材料项目,8000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 - 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力材料,规划总投资12.4亿元,拟采用拆解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得到的正极粉和负极片作为主要原材料,计划建设年产5万吨磷酸铁和1.15万吨碳酸锂的综合回收生产线,建设周期1.5年 [3] - 预计项目建成达产后销售收入为25.4亿元,毛利率可达到18%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 -1.58亿元(预测前值为0.08亿元),预计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亿元、1.26亿元,25 - 26年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139.6/58.87倍,维持“增持”评级 [4] 公司基本情况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02|2,699|2,502|3,399|4,526| |营业收入增长率|27.99%|-18.26%|-7.33%|35.89%|33.1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7|-431|-158|53|126|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87.60%|-468.55%|-63.35%|N/A|137.13%| |摊薄每股收益(元)|0.293|-1.078|-0.339|0.114|0.271|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02|0.32|0.10|0.59|0.90|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6.60%|-31.97%|-12.91%|4.20%|9.23%| |P/E|54.40|-14.80|-47.02|139.60|58.87| |P/B|3.59|4.73|6.07|5.87|5.44|[7]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展示了2021 - 2026E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等项目及增长率、占比等情况 [9]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1 - 2026E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项目和短期借款、应付款项等负债项目及占比情况 [9] - 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1 - 2026E净利润、非现金支出、营运资金变动等项目及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净流情况 [9] - 比率分析包含每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EBIT增长率等增长率情况,还有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相关指标 [9]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日期|一周内|一月内|二月内|三月内|六月内| | ---- | ---- | ---- | ---- | ---- | ---- | |买入|0|0|0|0|0| |增持|0|0|0|0|0| |中性|0|0|0|0|0| |减持|0|0|0|0|0| |评分|0.00|0.00|0.00|0.00|0.00|[11] 历史推荐和目标定价 |序号|日期|评级|市价|目标价| | ---- | ---- | ---- | ---- | ---- | |1|2023 - 06 - 02|增持|16.62|18.77~18.77| |2|2024 - 04 - 28|增持|10.48|N/A|[11]
光华科技:至暗时刻已过,业绩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