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立新材:《水俣公约》带来PVC行业无汞催化剂大市场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水俣公约》限制汞生产和使用,PVC行业无汞化是履约关键,我国电石法PVC产量占比近75%,无汞催化剂需求超万吨,未来五年有望放量,虽公司前三季度有减值损失,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3][4][6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水俣公约》PVC行业无汞化由来和进程 - 《水俣公约》2013年达成一致并通过,2017年生效,关注汞污染,主要内容包括禁止新建汞矿等,中国是首批缔约国,截至2025年初缔约国超140个 [1][13] - 日本水俣湾“水俣病”引发汞污染全球性挑战,《公约》缔结历经10年,通过不同条款限制汞相关产品,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 [15][16][19] - 《公约》附件A和附件B明确添汞产品和使用汞及化合物工艺的淘汰时间表,原生汞矿2032年前全面禁止开采,汞产量自《公约》生效后一年达峰 [25][31] - 《水俣公约》在各项会议中完成修正和补充,中国在2021年底递交首份完整版国家报告,遵守公约要求内容 [36][38] PVC行业无汞化是化工行业完成《公约》最后亟待完成的拼图之一 - 氯乙烯是生产PVC的重要原料,其生产工艺使用含汞原料,《公约》有明确淘汰要求 [39] - 我国是PVC生产和消费大国,电石法工艺占比75%左右,生产中使用含汞催化剂会造成汞污染问题 [40] - 电石法PVC生产工艺使用含汞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我国PVC行业下游地产相关性强,工艺仍以电石法为主 [41][44] - 发展无汞PVC生产工艺是未来必然趋势,我国为遵守《公约》要求,针对PVC行业无汞化实施多项政策,目前集中在禁止新建和推进无汞化技术 [50][51] 无汞催化剂需求超万吨,未来五年有望放量 - 我国电石法PVC产量占比近75%,未来仍是重要PVC生产工艺,未来规划产能中电石法有70万吨,乙烯法增量短期无法补足电石法产量需求 [55][56] - 根据测算,乙炔法PVC生产完全无汞化时,金基无汞催化剂年需求量1万吨左右,国内存量替代市场空间预计达20.28亿元,总毛利预计6.08亿元 [4][60] - 目前无汞催化剂竞争格局较好且稳定,从事金基无汞催化剂研究主体多,但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的主要是凯立新材等企业 [61] - 《水俣公约》两个重要节点限制,PVC无汞化改造有望在5年内放量,2025 - 2030年间我国PVC无汞化进程有望加速 [63][64] 盈利预测 - 因公司前三季度产生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调整2024 - 2026年净利润预期为1.05/1.82/2.44亿元(前值为1.10/1.82/2.4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