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厦钨新能:锂电正极龙头,NL材料蓄势待发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锂电正极龙头,2024Q4业绩触底回升,盈利能力有所修复 [3] - NL新型正极材料引领锂电池正极革命,预计2025年放量,2024 - 2027年复合增速达634%,有望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弹性 [3] - 钴酸锂正极龙头,出货和盈利稳健增长,2025年钴酸锂需求预计高速成长,公司充分受益 [3] - 三元正极是中镍高压龙头,未来发力高功率差异化产品,出货逆势增长,份额上升,有望为收入带来新增长点 [3]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8.11/10.52亿元,对应2月5日收盘价PE分别为36.6/22.5/17.3X,维持“增持”评级 [3] 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新能源材料综合供应商,多技术路线布局巩固龙头地位,产品涵盖多种新能源材料,应用广泛,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拥有100多项授权专利 [10] - 股权结构相对稳定,厦门钨业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50.26%,助力公司推进业务发展,公司利用其资源布局新业务 [16] - 2024年四季度业绩触底回升,2025年增长可期,2018 - 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16.2%和36.9%,2024Q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3% [15][17] - 坚持布局上游资源战略,构建稳健的原材料供应链,通过多种方式保障原材料供应,减少价格波动影响 [22][25] - 坚持全球化战略,在法国布局三元和前驱体产能,与Orano合作,龙头企业强强联合 [27][29] -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稳步推进前沿技术研发,重视研发,布局新技术,与下游电池厂合作推进新技术落地 [30][33] 新型正极材料引领锂电池正极革命 - 手机电池容量提升需求强劲,公司布局新材料研发提升能量密度,AI和折叠屏推动手机电池容量升级,正极材料升级是电池扩容重要途经 [35] - NL新材料优势突出,在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循环等方面优于钴酸锂、三元材料,成本有望降低,适用于全固态电池 [34][36] - NL正极材料率先在消费电池领域应用,商业化进程分三阶段,降低市场风险,促进从消费领域过渡到动力电池领域 [37][39] - 需求侧:NL正极材料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预计2024 - 2027年出货年均复合增速可达634%,2027年需求有望达3.23万吨 [40] - 供给侧:公司NL材料先发优势明显,放量可期,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研发,自主研发产线设备,有望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45] 钴酸锂正极龙头,出货和盈利稳健增长 - 需求侧:科技 + 需求共振,钴酸锂需求有望在2025年高速增长,补贴政策扩展至全国,AI和折叠屏手机带电量增长推动需求 [46] - 供给侧:行业集中度稳中有升,公司龙头地位稳固,2024年中国市占率提升,公司钴酸锂销量增长,份额提升至44% [52][53] - 钴酸锂产品性能、质量、客户优势助力公司长期维持龙头地位,产品性能、质量领先,与知名电池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54][56] - 展望2025年,下游需求驱动高端钴酸锂放量,公司份额有望扩大,产品升级与补贴政策共振,公司凭借高电压技术优势提升份额 [56] 三元正极:中镍高压龙头,未来发力高功率差异化产品 - 动力电池降本、安全为核心,三元正极出货承压,国内三元电池装机份额下降,海外份额相对稳定,2024年全球三元产量同比下滑1.5% [60][61] - 三元正极高电压&高镍化趋势明确,2024年国内中镍高电压份额提升,海外仍以高镍三元为主,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62][63] - 中镍高压龙头,出货稳定增长,三元材料中镍高压趋势明确,公司高电压技术和产品领先,出货逆势增长,排名升至第四 [67][70] - 差异化战略:布局高功率三元产品,高功率电池装机占比达17.2%,公司前瞻布局研发,产品应用于多领域,前景广阔 [73][78] 盈利预测与风险提示 - 主要业务拆分: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各业务有不同增速和毛利率变化,整体营收和毛利率有望提升 [79] - 投资建议: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7/8.11/10.52亿元,对应PE分别为36.6/22.5/17.3X,维持“增持”评级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