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2月18日中国船舶股东大会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相关议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换股完成后中船工业集团仍为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集团仍为实控人,中船重工集团成第二大股东 [1][2][13] - 合并后中国船舶以CGT计手持订单、新接订单、造船完工量国内份额分别达22.87%、19.28%、23.56%,居全国船企首位 [3][4][18] - 中国船舶内部有望发挥协同效应提质增效,沪东中华等优质资产有望2025 - 2028年注入,塑造集团化运营体系,建设旗舰型船舶制造企业 [5][10][25] - 不考虑重组,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收826.59/925.07/1013.80亿元,yoy +10.5%/11.9%/9.6%,净利润38.42/75.41/95.01亿元,yoy +29.9%/96.3%/26.0%,对应PE 37.5/19.1/15.2X [11] 相关目录总结 股权结构 - 2025年2月18日中国船舶股东大会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相关议案,换股完成后中船工业集团持股200,743.61万股,比例26.71%;中国船舶集团合计控制370,470.67万股,比例49.29%,控股股东、实控人、最终控制人均不变 [1][2][13] - 交易将原中国重工控股三大船厂并入中国船舶,完成后中国船舶控制中国船舶集团7座主要船厂,成最大军民品船舶修造业务上市平台和中国规模最大船舶制造企业 [14] 市场地位 - 以CGT计,2025年2月初中国手持订单约8,958.5万CGT,中国船舶集团约2,994.8万CGT,份额33.43%;中国船舶约2,793.4万CGT,份额13.42%;中国重工约3,640.3万CGT,份额9.46%;二者合计约2,049.1万CGT,份额22.87%居首 [3][18] - 2024年中国新接订单约4,744.3万CGT,中国船舶集团约1,449.0万CGT,份额30.54%;中国船舶约510.9万CGT,份额10.77%;中国重工约403.7万CGT,份额8.51%;二者合计约914.6万CGT,份额19.28% [3][22] - 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约2,185.7万CGT,中国船舶集团约681.8万CGT,份额31.19%;中国船舶约347.2万CGT,份额15.88%;中国重工约167.9万CGT,份额7.68%;二者合计约515.1万CGT,份额23.56% [4][23] 展望 - 中国船舶整合双方船舶修造业务,规范同业竞争,通过资源协调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5][9][25] - 2025 - 2028年中国船舶集团资产及业务整合加速,沪东中华等优质资产有望注入,塑造集团化运营体系,建设旗舰型船舶制造企业 [10][26]
中国船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方案通过股东大会,看好重组后协同增效-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