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赛诺医疗,给予“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神经介入行业迎来快速增长期,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增至175亿元,2020 - 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1% [1] - 赛诺医疗为国内神经介入领先企业,产品布局完善,赛诺神畅2023年收入约1.78亿元,同比增长65.3% [1] - 大单品即将上市,神经介入业务步入快速收获期,未来随着新产品上市,业务将快速增长,提升利润率 [2] - 公司受集采政策和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曾亏损,2023年开始业绩快速恢复,预计未来将逐步兑现盈利能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报告观点 - 颅内球囊集采/降价对公司短期业绩有影响,但不改变中长期发展趋势,中长期核心看点是颅内支架、颅内药物球囊等 [15] - 京津冀“3 + N”联盟集采未中标不影响NOVA支架长期空间,公司会重视其他地区集采,且NOVA支架当前渗透率低 [16] - 公司未来盈利将快速恢复,研发费用率会得到控制,且神经介入业务技术壁垒高,与可比公司相比,估值具有合理性 [17] 神经介入业务 神经介入市场 - 神经介入手术优势明显,治疗时间窗口长、可减少副作用、降低感染风险等 [19] - 中国卒中患者人数全球最高,2020年新发患者包括80万出血性脑卒中、50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170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20] - 预计2020 - 2026年中国神经介入手术量CAGR达28.9%,手术量增长受患病率上升、医生数量增加、国产企业发展、救治体系完善等因素驱动 [21][23] - 预计2020 - 2026年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CAGR为20.1%,出血性脑卒中为最大子市场,急性缺血性卒中增速最快,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市场被低估 [26][28] NOVA支架 - NOVA支架适用于颅内动脉病变,能改善脑组织缺血、预防再狭窄 [33] -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CAD)是缺血性卒中重要原因,预计2028年ICAD市场规模达27.8亿元 [33][35] - NOVADES支架竞争优势明显,为全球首款专用于颅内动脉狭窄的药物洗脱支架,先发优势明显 [37][38] - 临床研究显示,NOVA支架在有效性上优于金属裸支架,2023年销售快速恢复 [40][42] 颅内球囊 - Neuro RX为国内首款快交球囊,与Neuro LPS均适用于非急性期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的介入治疗 [48] - 颅内球囊销售曾受市场价格影响下滑,2023年恢复增长,但未来存在集采/下调价格压力 [51] 神经介入在研产品 - 主要包括颅内自膨药物支架系统、血流导向装置等多个项目,各项目进展不同,应用前景广阔 [52][53] - 颅内自膨药物支架系统(COMETIU)为全球首款,技术优势明显,临床结果验证了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有望成大单品 [56][59] - 血流导向抗凝涂层密网支架是国内唯一的涂层密网支架,市场规模增长快,临床试验已结束,有望带来业务增量 [60][66] 其他神经介入产品 - 包括颅内血栓抽吸导管、颅内取栓支架等,多数产品竞争激烈,但部分产品拿证时间近,公司取栓支架产品中标集采,未来有望受益 [67][69] 冠脉业务 PCI手术量增长迅速,药物球囊占比提升 - 2023年大陆地区PCI手术量约163.61万例,2009 - 2023年复合增速15.1% [70][71]
赛诺医疗:首次覆盖深度报告:大单品可期,国内神经介入龙头即将步入快速收获期-20250220